词条 | 福善吉庆中的清代女子云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福善吉庆中的清代女子云肩分类:【风俗文化】 天津杨柳青年画《福善吉庆》中的人物衣着光鲜隆重,年轻女子的穿着是清朝汉族女子的服饰。她上穿长袄,下着百褶裙,其中很有特色的是她身披的四合云云肩。云肩自金元年间盛行起来,至明清时作为女子礼服的装饰。其名为云肩,因为它的形状如同四片云朵一样,围绕着肩颈由四面垂下。以绸缎做成的云肩,上面有彩绣,四周装饰绣边或缀有彩穗。云肩最初和礼服相搭配,只在郑重的场合佩戴。它的广泛兴起始于南方,当时女子流行一种低髻,因担心垂下的发髻污脏了衣服,所以便于换洗的云肩成为最好的选择,既方便又美观。云肩的穿戴也比较讲究,从图中可以看出,女子所披云肩颜色和衣裙颜色及花色非常协调,若颜色反差太大是不适宜的。另外,云肩的夹里颜色要与外衣颜色一致,这种要求源于非常细致周到的考虑。因为云肩是披在肩背处,如遇风吹,云肩便会随风飘起,露出的如果是内外不一的颜色,则显得杂乱无章,有失女子端正的仪态。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说道: “稍遇风飘,则夹里向外,有如飓吹残叶,风卷败荷,美人之身不能不现零乱萧条之象矣。” 云肩同时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是清朝妇女服饰中常见的装饰。年画中披着云肩的女子,配有玉饰,在整个画面中是视觉的焦点。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直至清代光绪以前是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天津杨柳青镇及其附近村庄,大都从事年画作坊生产,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称,杨柳青年画因此以产地得名。这幅《福善吉庆》表现的是清代民间日常生活的场景,反映了民间的风俗,充满喜气祥和的气氛。画面中的物品都有美好的喻意,儿童手里拿着的蝙蝠形状的风筝象征着“福”,手中的扇子是“善”的谐音,皆为中国吉祥图案具体表现的写照,人们美好的期望和祈福的心理尽在其中。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