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秀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秀士分类:【传统文化】 周代由乡大夫考察而定之有德行道艺之士。《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郑玄《注》:“秀士,乡大夫所考,有德行道艺者。”后泛称一切才德优异者。《三国志?吴志?孙登传》:“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旧唐书?韦陟传》:“陟始十岁,……有文彩,善隶书,辞人、秀士已游其门矣。”明、清两代亦称秀才为秀士。 ①德才优异之士。《吕氏春秋?怀宠》:“举其秀士而封侯之,选其贤良而尊显之。”高诱注“秀士,俊士。”《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郑玄注“秀士,乡大夫所考,有德行道艺者。”泛指优秀的人。西周时设选士制度,乡大夫考察乡里有德行懂道义的优秀人才,向上荐举,使之入国学中的大学得以深造,步入仕途。②清代亦称秀才为秀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