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始皇帝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秦始皇帝陵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东6公里的骊山北麓。公元前247年,嬴政始立秦王后,便开始为自己在这里修建陵墓。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在全国征集了70多万人开展大规模的修陵活动。秦始皇帝陵的主要建筑,都完成于这一阶段。公元前210年,始皇帝东巡病死沙丘,归葬于此。公元前209年,农民起义军进逼至戏(今临潼县东15里),修陵工程结束。秦始皇帝陵内埋藏丰富,建筑富丽。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即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道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锢)而致椁。宫观百农,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公元前208年,项羽攻入咸阳,盗掘并火焚始皇帝陵。汉高祖刘邦曾为之置守冢十家,宋代也曾修复过。1962年后,国家曾派考古工作者多次对始皇帝陵进行考古勘察和钻探,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区。现在,考古资料证明,秦始皇帝陵当时的地面建筑非常宏伟,地下埋藏十分丰富。整个陵园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陵封土高为47.6米(从陵前的石碑底部实测)。封土下是玄宫(地宫)。玄宫宫墙埋在地下,用土坯砌成。地宫外是内外两重城墙。内城南北长1 355米,东西宽580米,宽8米,夯筑。内城东、西、南各有一城门,北二城门。城垣四角有角楼建筑,门上有门阙。玄宫位于内城的南半部。外城城垣南北2165米,东西940米,城垣四面有门,并有门阙建筑。内外城之间,有寺园吏舍建筑。秦始皇帝陵内外城中,原来有大量地面建筑,主要有寝殿建筑、 官建筑。 陵园内外,还有许多陪葬坑。已发现的有兵马俑坑、马厩坑、珍禽珍兽坑、铜车马坑,以及陪葬墓。另外,还有修陵人的墓地、石料加工场、窑址、防水堤、鱼池等遗址。1987年12月,秦始皇帝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对秦始皇帝陵的科学探查、科学保护和研究,从1962年开始。1974年,兵马俑发现以后,秦始皇帝陵更引起考古、历史及自然科学工作者的注意。考古工作者对陵园范围内约十分之一的面积进行了普探,发现了许多新的考古资料,初步探清了陵园的布局状况。国家确定了保护范围。自然科学家也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红外线、地磁、遥感等对陵园进行探测。中国地球物理研究所利用地下汞异常反应,证实了秦始皇帝陵玄宫中水银的超常含量。地质地矿单位也在对秦陵的地学进行勘测和研究。对秦始皇帝陵的历史和考古研究,近年最为活跃,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和专著,对其布局、礼制、文化进行探索。现在,这种研究正在深入,把从考古文物的单元研究,纳入到秦文化的研究范畴之中,开拓了研究领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