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笥玉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秦笥玉牍分类:【传统文化】 秦曾孙笥向华山神祷病的玉版文字。该玉牍1993年出土于陕西省华阴县华山下乡村,2件同文,双面镌刻或朱书文字。其内容为秦曾孙笥“遭病”,以圭、璧、牛、羊、豕、车、马等祭告于华大山明神,祈求其保佑,使病体康复。全文二玉牍互补后共残存299字。二玉牍均正面6行,背面5行。正面每行26至32字,背面每行24至30字。全文释文如下: 又(有)秦曾孙小子笥曰: 孟冬十月,?(厥)气 (戕)周(凋),余身曹(遭)病,为我?忧。 (呻呻)反 (侧),无间无瘳。 众人弗智(知),余亦弗智(知),而靡又(有)鼎(定)休。吾穷而无奈之可(何),永(咏) (叹)忧痹(愁)。 周世既 (没),典法藓(散)亡。惴惴小子,欲事天地,四亟(极)三光,山川神示(碉),五祀先祖,而不得?(厥)方。羲(牺)仃既美,玉帛既精,余毓子?(厥)惑,西东若?。 东方又(有)土姓,为刑法民,其名曰陉(经),洁(藉)可以为法,□可以为正(政)。吾敢告之,余无捩(罪)也,使明神智(知)吾情。若明神不□其行,而无捩(罪)□友(宥),□□斡斡, (?)民之事明神,敦敢不精?小子笥敢以芥(?)圭、吉璧吉丑(纽)以告子(华)大山。 大山又(有)赐□,已吾复(腹)心以下至于足髀之病,能自复如故,请□祠用牛羲(牺)贰,其齿七,□□□及羊豢,路车四马,三人壹家,壹璧先之;□□用贰羲(牺)羊豢,壹璧先之;而复(华)大山之阴阳,以□□咎,□咎□□,其□□里,?(世)万子孙,以此为常。句(苟)会小子?之病日复故,告大令、大将军,人壹□□,王室相如。(释文依李学勤文) 关于玉牍的时代,李零断为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王辉断为秦昭襄王五十二年或庄襄王元年(前249),李学勤断为秦惠文王(前337―前311)末年。该玉牍的发现,对研究秦人礼俗及秦文字,具有重要意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