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笺分类:【传统文化】 ①古书注释的一种。笺与传的区别在于:传只解经,笺除解经外,亦解传,于传有补充和订正之意。如《诗经》之“毛传”、“郑笺”,“郑笺”即在《毛传》基础上进一步解经,一方面将《毛传》简略隐晦之处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指出不同于《毛传》之处,以资识别。②古代公文体裁一种。本指对国君的上书。东汉时,范围扩大,对太子、诸王及大臣的上书均可称笺。如《文选》有吴质《答魏太子笺》、杨修《答临淄侯笺》等。后则对天子称表,对皇后、太子称笺。③指小幅而华贵的纸张,常用作题诗或写信。南朝陈人徐陵《玉台新咏序》:“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引为书信代称。宋人曾巩《回陈都官启》:“岂期厚眷,特枉长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