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粮食加工用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粮食加工用具

分类:【中国民俗】

有砻、碓、碾、簸箕、篮盘、磨等。砻俗称“推子”,是一种退壳器具。制法湘中地方用竹篾编成圆柱形,中间填以黄土,黄土上以硬木片从中心向外排成多个扇形,组成圆形木齿,上下两扇合起来。上扇中有一孔,从中放入稻谷。转动时,木齿磨破谷壳,从下扇的木齿间泄出,然后用风车将稻壳扬去,即成糙米。湘西地方用硬质木料凿齿制造,亦有上扇用木下扇用石为之者。

碓是过去农村中极普遍的舂具,一般用来舂米,也有用它舂糍粑或米粉的。碓有干碓和水碓两种。干碓的制造是在一块大花岗岩中间凿一圆坑作成臼(俗称碓坑),固定安置在地里,再在旁边挖一槽形坑,中安踏板,踏板前端安一个铁质碓嘴。人踏在木板上踩得前端翘起,然后松脚,翘起的踏板前端即落下来,碓嘴砸在碓坑中的米上,发生磨擦而去外皮,使米变精变白。水碓须用滚木一根,装水鼓一个,安两块成十字架的木板于滚木上。当流水冲动水鼓旋转时,两块板子压着碓尾,碓便自动地舂起来。舂碓是过去加工米的过程中最费力的一道工序,民国时有条件的地方渐渐改为碾子。

碾子有人力或牛力拉的干碾,还有利用水力冲动的水碾。其制作是先制一圆形石槽,中间安一根半径木轴,轴的前端安一个可以滚动的石盘,轴上支一木架,上套粗绳。倒谷米于碾槽中后,用人力或牛力拉着木轴滚动,木轴前端的石盘在碾槽内的米粒上滚动,将米粒粗皮磨掉,使之去粗存精,逐渐变白。水碾的制作要加设利用水力推动的部分,碾米部分与干碾大致相同。

磨,俗称“磨子”,用于磨粉。磨子用花岗岩或青石凿成,圆形,上下两扇,上扇较下扇厚重,中间凿出由内向外的若干扇形齿槽,下扇中间安一硬质木桩作磨心,露出寸余插入上扇凿的小孔中,上扇中开一个小圆孔,用于添加欲磨之粮食。又在旁开一方孔,安一木柄,用于用手抓住或套绳索推磨。将磨放置在一木架上固定,不断地将上扇磨子推动旋转,粮食经两石挤压,即成粉末。

民国时湖南粮食加工已出现电动机械,但不甚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湖南粮食加工技术进步迅速,现已全部使用电动机械加工,人力加工基本绝迹,只有磨子,还有少数家庭用它磨点米粉、豆粉之类做粑粑吃,或冲点豆浆喝,以调剂饮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20: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