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红宫

分类:【文化精萃】

西班牙阿拉伯奈斯尔王朝尤素福一世(1333―1353)和穆罕默德五世(1353―1391)建在王朝首都格拉纳达。宫殿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叫“麦舒尔”,是文武大臣协助素丹理政的地方,其中一个大殿十七世纪已改为教堂。第二部分叫“迪旺”,专为正式接见礼仪而设,包括吉祥广场、吉祥殿和金銮殿。第三部分是王宫居室,其中群狮院最负盛名,长28米,宽16米,中间有一大理石喷泉,十二只排成圆圈的石狮口中都能喷水。宫殿中最豪华富丽之处是金銮殿及其有雕刻图案的金色圆形拱顶。整个宫殿以其雄伟的设计和华丽的镶嵌细工、钟乳装饰、铭文、天花板彩画等丰富多彩的装饰,使它成为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留下的珍贵古迹之一。

为布达拉宫的一部分。是历代达赖大师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1690年(即清康熙二十九年)由第巴桑结嘉措兴建。第一座灵塔殿为五世达赖大师的灵塔殿,正中安放着高14.85米的内藏五世达赖尸骸的巨大灵塔,灵塔以金皮包裹,珠宝镶嵌。仅包金便耗费黄金11万余两,豪华至极。七世至十三世达赖的灵塔殿也列于其中,形制相同、规模不等。灵塔殿之东的集会大殿,是五世达赖的享堂。大殿内还悬挂有乾隆二十五年御赐“涌莲初地”金字匾额。匾下的达赖宝座,称无畏狮子大宝座。此外还有曲吉竹普、帕巴拉康等殿堂,相传松赞干布曾在曲吉竹普居住过,至今堂内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禄东赞、吞米桑布扎等大臣的彩塑。

红宫的主体建筑是历辈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共有灵塔殿八座,首一座,也是最为高大的一座是五世达赖的遗骸灵塔,塔高14.85米,分塔座、塔体、塔顶三部分,塔身用金皮包裹,耗黄金11万余两,上面镶嵌着各式宝石珠玉,琳琅满目,富丽堂皇,经过特殊处理的五世达赖喇嘛的骨骸就安放其中。此塔被称为“瞻部洲唯一庄严”,“世界一饰”。灵塔之东用来集会的大殿称“司西平措”,意寂静圆满,是五世达赖的享堂。享堂有50根大柱,是红宫中最大的宫殿。四周绘有五世达赖生平业绩的壁画,东壁醒目地绘着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赴京朝见顺治皇帝时的情景。殿内高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御赐“诵莲初地”匾额,其下正中是达赖的宝座,称无畏狮子大宝座。享堂四周尚修有仁增拉康等佛堂为厢殿。藏有《甘珠尔》等藏文大藏经。

五世达赖为何享有如此崇高的礼遇呢?这与他特殊的身份和辉煌的业绩是分不开的。他生于公元1617年,名洛桑嘉措,前藏琼结(今山南)地方人。父都杜饶登曾任“第悉政权”的宗本。五世达赖6岁时,由四世班禅洛桑曲结主持,由三大寺僧众迎至哲蚌寺供养。公元1625年,拜四世班禅为师,受沙弥戒。公元1637年受比丘戒。公元1618―1642年噶玛政权统治西藏时期,宗喀巴创立的格鲁巴的势力受到抑制,五世达赖成年后,即与四世班禅商议,请当时雄踞青海的蒙古王爷固始汗率军入藏,驱逐了噶玛巴的势力,建立了著名的噶丹颇章政权,合“西藏三区十三州政权全权悉以供养第五世达赖喇嘛”。

可见五世达赖是个很有魄力的政治家,他的这种政治才华也表现在对时局的判断和外交策略上。吐蕃王朝时期以拉萨为首府,萨迦王朝时期设首府于萨迦寺,帕竹政权立都乃东,噶玛政权则以日喀则为都城,鉴于教派的不相统属,小邦自立,难以号令,五世达赖仍选中心地带拉萨为首府,大规模营造布达拉宫,健全噶厦政府机构,对管理西藏政教事务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样他是有远见卓识的,噶丹颇章建立之际,正是明末战乱之时,清军尚未进关,五世达赖便派赛青曲结等为代表前往沈阳,与清廷结好。此后三年,即公元1644年,清顺治入关做皇帝。沈阳、拉萨远隔千山万水,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如此准确地判断形势,确乎不易。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应旨入京朝见顺治皇帝,受到隆重欢迎和厚赏,乘坐金顶黄轿入都,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授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15页金册和金印,康熙皇帝还赐给他大型锦绣幔帐一对,据说此幔帐费时一年,才完成,这些稀世之宝,都保存在布达拉宫。五世达赖用从北京等地带来的金银,在前后藏修建了格鲁派13座寺院,给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札什伦布寺等规定了僧员数额,并且制订了僧侣制度法纪,寺院内部组织机构,僧官任免制度,喇嘛学经程序等一系列建设体系。

晚年的五世达赖,潜心著述,是个博大精深的学者,写下了《吐蕃王臣史》、《相性新释》、《菩提道次第论讲义》《引导大悲次第论》等30余卷著作,文名盖世。

公元1682年,五世达赖圆寂于布达拉宫,终年66岁。

红宫最西和最后的建筑物是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的灵塔殿,虽赶不上五世达赖的灵塔那般举世罕见,其规模、格局也非同一般。1933年动工,1936年竣工。殿堂内高三层,塔高14米,珍珠玛瑙,各色宝石缀满塔身,塔前供一金灯,为国民党政府黄慕松致祭时所献,放一叫“康松朱札”的法锣,传说是格萨尔挖掘出的莲花生埋在地下的宝贝。殿内有一“曼札”(坛场),用20余万颗珍珠串成,价值连城。殿堂三楼是享堂,绘有十三世达赖的传记壁画,其中有公元1908年在北京觐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场面。

从司西平措画廊登上三楼,就是布达拉宫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曲结竹普(法王洞),不足30平方米,左右两侧有两座小白塔。塑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噶尔东赞、吐弥桑布札的像,传说当年松赞干布曾在这里居住,还有一处文成公主使用过的锅灶。

曲结竹普的上一层楼为帕巴拉康,意为超凡佛殿,供有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帕巴?洛给夏然(梵语观音菩萨)塑像,传说从松赞干布到帕竹政权时一直供在此殿,后来流到青海,公元1645年蒙古女王白母达赖滚吉将佛像送到拉萨,仍安置在原来的殿堂内。帕巴拉康外面悬挂着同治皇帝题写的匾额“福田妙果”。

“萨松朗杰”――殊胜三地殿在红宫第八层南侧中间,供有乾隆皇帝画像和皇帝万岁牌位。靠南西墙便是十三世达赖喇嘛费一万两白银铸造的十一面千手观音像,十三世达赖如此重视铸造这尊像,这与历史传说有关。据《吐蕃王统系明鉴》记载,十一面千手观音是松赞干布的本尊神,当年有尼泊尔的雕塑家从印度运来了造像的原料――蛇心旃檀一段、菩提树枝、海岛的茅草、尼连禅河边的沙子、八大伽兰若的土,将它们磨成一个大泥团。松赞用心祈祷入梦,有众佛和菩萨像日光一样来到,进入泥团中。醒后不经工匠塑造,泥团就形成了十一面如宝像,最下面的三面是白色微笑面,做和平功业,其上三面是金色威猛愤怒面,做昌盛功业,再上二面是珊瑚色笑容愤怒面,做自在功业,再上二面是黑色愤怒面,做镇压功业,最上边是黄丹色的阿弥陀佛像。整个佛像与松赞干布的身量不差分毫。佛像上有代表法身根本的十只手,具足受用的变化之手三十六只,细支的千手,每一手掌心都有一只智慧眼。“萨松朗杰”也是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宗教活动场所,驻藏大臣、达赖喇嘛和噶厦政府的一些重大活动,如金瓶掣签等都在这里进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