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纤丽细缨,轻配蝉翼,尊曰元饰,贵为首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纤丽细缨,轻配蝉翼,尊曰元饰,贵为首服分类:【风俗文化】 这是东汉徐干在《冠赋》中对冠的描写:漂亮的细纹丝帛制成细细的帽带,轻得可以和蝉翼媲美,因其地位很高,被尊称为冠。 文中的“纤”是细纹丝帛,用以说明这种冠的质地。“丽”,美丽,美好貌。“细”,细小。“缨”,古代系于颔下的帽带。“轻”,指重量轻。“配”,匹对,媲美。“蝉翼”,比喻极轻极薄。“尊”,尊崇。“元饰”,冠,今称帽子。“贵”,地位高,尊贵。“首服”,冠。 这种冠轻如蝉翼,是汉代的惠文冠,亦作“赵惠文冠”。战国末年,赵武灵王效仿胡服,戴此冠。其冠以漆纱为之,形如簸箕,貂?为饰。秦王灭赵,即以此冠颁赐近臣。汉代沿用,有两种形式:无貂?者,武官用,名为“武冠”; 有貂?者,宦官用,名为“惠文冠”。“惠文”的来历也有两种说法: 一是惠文为武灵王之子,继承父业,并使此冠得以完善, 因以其名称之。一是此冠本来用 布为之,质地轻细疏朗,犹如蝉翼,故以名之。后 转写成“惠”, 即有此名。 这段描写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后汉书?舆服志》:“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胡广说曰: ‘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秦灭赵,以其君冠赐近臣。’《晋书?舆服志》也有对惠文冠来历的记载: “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冠,一名建冠,一名笼冠,即古之惠文冠。或曰赵惠文王所造,因以为名。亦云,惠者蟪也,其冠文轻细如蝉翼,故名惠文。” 此篇为残篇,但这句话对冠的描绘还是很详细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