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维特根斯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维特根斯坦分类:【文化精萃】 奥地利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逻辑原子主义的创立者之一。出生于维也纳,后迁居英国。1908―1911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航空工程学,1912年转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师从罗素研究数理逻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奥地利陆军服役。1930年任三一学院研究员,1939年任剑桥大学哲学教授。1947年辞职后隐居于爱尔兰乡村。 维特根斯坦早期是逻辑原子主义者,后期转向日常语言哲学。他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认为它脱离经验事实,违反语言逻辑,必须取消之。哲学是一种逻辑澄清活动,语言或命题是经验事实的模型、图画,语言的逻辑形式即实在的结构,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它同经验事实是否符合。以往哲学提出形而上学的假问题,是由于误用了语言所至,因此要为语言划一界限,凡可说的就说清楚,凡不可说的就应保持沉默。这些思想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维特根斯坦后期放弃了逻辑原子主义,提出语言游戏说代替早期的图画说,认为词的意义在于其用法,而不在于它的经验对应物。应该通过使词返回它们的日常用法来治疗哲学的形而上学病症。这些观点为牛津语言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数理逻辑方面,维特根斯坦对于真值表和真值函项理论等亦有重要贡献。 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论》(1922)、《哲学研究》(1953),这两部书分别是作者前后期思想的代表作;其他还有《论确定性》(1969)、《维特根斯坦讲演集》(1930―1932,1932―1935)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