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罗教

分类:【传统文化】

为明清时影响甚大之民间秘密宗教。亦称“圆顿正教”、“无极正派”、“无为教”、“悟空教”、“罗道教”。明正德(1506―1521)年间由罗清(又名罗静、罗怀、罗孟洪,后人尊称为罗祖)所创,因其姓而得名。教义采取佛教之“空论”,以绝对、永恒之“真空”作为宇宙根本。根据其真空理论,创“真空家乡,无生父母”8字真诀,成为明代中叶以后民间宗教许多教派共同信仰。该教基本群众为漕运水手。庵堂中供有罗祖像及罗清所著五部六册等经卷。入教者交种根钱,送香资,皆不拘多少。大多吃斋,死后裸葬。流传于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该教被清廷视为“邪教”,屡遭查禁。

明清时代白莲教最大的支派,亦称“无为教”、“罗道教”等。明正德(1506―1521年)年间,由山东莱州即墨人罗青所创。罗教的宗旨与佛教禅宗南派相近,不供佛像,不作佛事,不住寺庙。教义是把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教的空无宇宙观结为一体,阐发其真空义谛。创制了“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真诀。罗教的主体为漕运水手,罗清本人是运粮的军人。以运河两岸为活动中心,建庵掏供奉罗祖像及五部六册等经卷。罗教主要流传于河北、山东、安徽等地。由于统治阶级对社会各阶层的压迫变本加厉,漕运水手聚众反明的事件屡有发生,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邪教,清代也对该教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支派。其中著名的有“老官斋教”、“真空教”、“糍粑会”等。

又称“无为教”、“罗道教”、“悟空教”。明清两朝民间宗教。明正德年间(1506―1521)由罗清(后人尊称为罗祖)创立。以绝对的、永恒的“真空”作为宇宙的根本。按照其真空理论,创“真空家乡、无生父母”8字真诀。以运河两岸为活动中心,信徒大都是漕运水手。庵堂中供奉罗祖像,并有“五部六册”等经卷。该教流传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并延及江西、福建和台湾。被清廷视为“邪教”,禁教焚经,教徒遭残酷镇压。清末传入朝鲜和东南亚。

或称“罗祖教”、“罗道教”,创立于明正德初年,创始人罗清,山东人,为佛教居士。罗清对佛教临济宗中的佛学造诣较深,他变相宣传佛教的苦空无为等思想,在当时曾产生一定的影响。罗教传入福建的具体时间不详,清雍正年间,闽西长汀等地已有罗教庵堂。清乾隆年间,闽北的建宁、南平等地也有一些罗教斋堂,但其中真假难辨。罗教教徒一般多在家吃素念经,少有聚众闹事的举动,因此并未引起当时社会的重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