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羲之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羲之洞

分类:【传统文化】

在江西庐山归宗寺后。据《星子县志》及《庐山志》载,王羲之守浔阳,曾览胜庐山之南,解职后卜居金轮峰下。东晋咸康六年(公元340年)王羲之舍宅为寺,遂命为归宗寺。历代屡经兴废,原有佛殿、禅堂数十间,并有明东皇太后所施藏经于内。今寺废,存铜鼎、巨钟各一。寺后金轮峰下,一瀑布从40米高的悬崖飞流而下,泻入深潭,状若玉帘,故名玉帘瀑。羲之洞在潭旁,内有乱石,可坐可判,溪水沿洞边流过;洞外有石屋残垣及石拱桥,为王羲之读书写字之处。离洞顺溪东行1公里,溪间一池,为鹅池,池边石上镌刻“羲之鹅池”四字。池边还有宋代黄山谷手书“石镜溪”、陈立书“归宗”、 “金轮峰”、 “山水”,以及明代朱端书“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等石刻。

位于庐山南麓玉帘泉下。又称放鹅洞。洞口窄小,仅容一人侧身而入。洞内可容数十人,有石屋一间,为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当年读书放鹅之处。据《星子县志》、《庐山志》记载,王羲之在咸康初年(335)任浔阳太守,解职后曾隐居在庐山金轮峰下读书练字,此地至今仍有羲之洞、羲之鹅池、右军墨池等遗迹,并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王羲之极爱鹅。在此居住时,于洞外的石镜溪放养大群白鹅,每天观察描绘群鹅嬉水的姿态。据说他画的白鹅,若生双翅,由洞中放出后,便飞翔而去。相传洞中保留着王羲之镌刻的斗大“鹅”字,故游人常把入洞寻“鹅”当作一件乐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