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考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考妣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对父母的称呼。《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孔安国《传》:“考妣,父母。”《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郭璞《注》:“《仓颉篇》曰:考妣延年。”邢?(bíng丙)《疏》:“考妣延年者,此亦生称考妣也。”后多用来称说已死父母。《礼记?典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古时多用于父母死后的称谓。史载舜帝为古代圣君,他在位时天下盛隆,百姓安居乐业。他去世时,百姓十分悲伤,就好像自己的亲父母死去一样,故古书云:“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孔注:“考妣,父母。”事出《尚书?舜典》。《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有时也用于称在世的父母。《尔雅?释亲》:“父曰考,母曰妣。”郭璞注引《苍颉篇》:“考妣延年。” 古代称已死的父母。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语出《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汉郑玄注:“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古代墓碑上常刻有“显考”、“显妣”、“先考”、“先妣”。古代也有用以称在世的父母,如《尔雅?释亲》:“父曰考,母曰妣。”晋郭璞注引《苍颉篇》:“考妣延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