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花样年华中的旗袍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花样年华中的旗袍热

分类:【风俗文化】

服饰装点着明星,电影带动着流行,这似乎成了近些年来电影与时尚结合的最佳模式。在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花样年华》一举拿下了5个大奖。这其中除了最佳男女主角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的获得可谓众望所归。在这部影片中,每个场景、每个音符、每个小小的细节都充斥着20世纪60年代上海特有的精致、暧昧和迷离,尤其是女主人公苏丽珍身上的款款旗袍,长久地定格在观众的脑海中。这是一部电影与时尚结合的经典之作,随着《花样年华》在各个城市、国家的热映,世界各地的人们领略到了中国旗袍的婀娜魅力,更是悄悄地掀起了一阵旗袍的流行热潮。

说到电影与时尚结合,这好像成了如今影坛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国外电影而言,很多优秀影片的背后都有一位或是几位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大师在“撑腰”,他们有的是某明星的“御用”设计师,有的为剧组演员提供自己品牌的衣服,有的则是根据剧情和明星的气质量身定做。每当推出一部新片,电影海报都好比时装广告,宣传电影的同时,给品牌带来无限商机。在中国电影市场,类似共赢的现象少有先例,但《花样年华》却后知后觉地成了其中的先行者。之所以说是后知后觉,是因为在影片拍摄之初,谁都没想到旗袍成为这部电影的巨大卖点。在片中,张曼玉前前后后一共穿过23套做工精美的旗袍,它们均出自张叔平先生之手。这么多套旗袍本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为了标识不同的场景,便于观众区分。但不管怎样,整个影片因为旗袍而增色,旗袍也因这部电影而大放异彩。

《上海青年报》曾有报道说,《花样年华》在上海环艺影城公映前,主动与同处梅龙镇广场的秦艺中装店联手推出“ 看《花样年华》、穿中式时装”的特色活动。在环艺的大堂内,展示着8套由秦艺缝制的旗袍,供影迷投票选出最喜欢的款式。这个活动的收效出乎人们意料,就在《花样年华》公映的第三天,环艺大堂已经发出5套千元左右的旗袍订单。这令秦艺中装店的老板开心不已,他实在没有想到,电影院也能为他的店带来新的顾客。无独有偶,2001年《花样年华》在纽约公映时,时装店“上海滩”抓住了这部影片带来的巨大商机。这家店不仅安排了模特表演、静态展示等一系列的活动,展现着旗袍的风采,还在橱窗里展示出6件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曾穿过的旗袍。借助电影本身的浩大声势,许多当地的中国人及外籍人士争相到此订做旗袍,“上海滩”时装店获利的同时,更是在纽约掀起一股旗袍热潮。

透过《花样年华》掀起的旗袍热潮,我们感受到当电影与时尚结合在一起时产生的巨大能量。只是在我国,无论是电影界还是商家,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机会总是降临到有准备的人手中,既然是共赢,我们何乐而不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