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样年华海报中的服饰语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花样年华海报中的服饰语汇分类:【风俗文化】 (周约苏在一家餐馆见面) 周慕云: 这么冒昧约你出来,其实是有点事情想请教你……昨天你拿的皮包,不知在哪里能买到? 苏丽珍: 你为什么这么问? 周慕云: 没有……只是看到那款式很别致,想买一个送给我太太。 苏丽珍: 周先生,你对太太真细心啊。 周慕云: 哪里……她这个人很挑剔,过两天她生日,没想到没什么送给她(拿出一个打火机点烟),你能帮我买一个吗? 苏丽珍: 如果是一模一样的,可能她会不喜欢。 周慕云:对了,我没想到……女人会介意的。 苏丽珍: 会啊,特别是隔壁邻居。 周慕云: 不知道有没有别的颜色? 苏丽珍: 那得要问我先生。 周慕云: 为什么? 苏丽珍:那个皮包是我先生在外地工作时买给我的,他说香港买不到的。 周慕云: 那就算了吧。 苏丽珍:其实……我也有件事想请教你…… 周慕云: 什么事? 苏丽珍: 你的领带在哪里买的? 周慕云: 我也不知道,我的领带全是我太太帮我买的。 苏丽珍: 是吗? 周慕云: 哦,我想起来了,有一次她公司派她到外地工作,她回来的时候送给我的,她说香港买不到的。 苏丽珍: 会有这么巧。 周慕云: 是啊。 苏丽珍: 其实,我先生也有条领带和你的一模一样,他说是他老板送给他的,所以天天带着。 周慕云: 我太太也有个皮包跟你的一模一样。 苏丽珍: 我知道,我见过……你想说什么? 苏丽珍: 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 负心的皮包和薄情的领带一同出卖了两个人的偷情,伤害了两个人的心,点燃了两个人的冲动,铸成了两个人的悲剧。 街头的馄饨摊,立领的旗袍,昏暗的街道,失踪的心情,冲不破的寂寞,一切都融化在沪语靡靡之音扩散而开的意境中。丁铛作响的高跟鞋掩饰不住她哭泣的眼神,只有那高开的旗袍躲在寂寞里忧伤。 《花样年华》的寓言倾向在人物的化妆、服装和对白上都有体现,比较明显也是引起大家关注的就是女主角的服装――旗袍。旗袍的花色完全成了人物内心状态的外在体现,“花”代表欲望、条纹代表理性、颜色代表心情,与此相应的就是女主角的旗袍带有更多的感性色彩,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美丽妖娆的“花儿”形象,对应的男主角的服装则变化较少,只是在男主角领带上的变化,男主角的领带变化与女主角旗袍的花色相呼应,只不过在影片中体现得并不明显,都是在一种暗淡的色调上的小变化,再配合不动声色的表演,刻画了一个完美的“叶”的形象,一动一静对应工整。他们在衣着上也有一致的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在苏丽珍迫于压力回到家里陪房东太太打牌时有一个隔窗相望的镜头,她一直系得很好的旗袍领扣是敞开的,紧接着下一个镜头是周慕云回到编辑部继续工作,衬衣的领口也是敞开的,这样就表现了两人共同的挣扎和无奈。这样一个细小的表达机会导演王家卫都不放过,可见他对这部影片的服饰语言把握得是如此举重若轻了。 在电影《花样年华》中,最卓著的也是最吸引眼球的是一款款包裹张曼玉曼妙躯体的旗袍,而其他的服饰细节却不被人留意。晚上,趿着绣花拖鞋串门的苏丽珍无意中被困在周慕云的房间里,客厅里的牌局通宵达旦,直到第二天傍晚乘机假扮下班才得以逃脱,可换了周太太皮鞋的走姿还是让房东保姆发现了不自然,“李太太,你的脚怎么了? ”“没什么,新鞋有点夹脚。”鞋子就像婚姻的容器,别人穿的鞋子看上去很美,对另外的人却是不适脚的,生要插足进来也是举步维艰,甘苦自知的。拖鞋与皮鞋自然也是内外有别、亲疏有度了。穿着拖鞋深夜到异性家,自然少了几分客套,多了几分暧昧,回避一下外人,更多了几分说不清的默契与合作…… 《花样年华》 除了刻意打造平淡之美的意境外,还巧妙地运用了服饰语言,让理不清的情思用隐讳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让人回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