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苏公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苏公祠

分类:【传统文化】

在陕西凤翔县城东湖北岸。东湖为苏轼任凤翔府判官时,于宋仁宗嘉钓七年(公元1062年)动工所筑,引城西北角凤凰泉水环城东流入池,植细柳、建亭阁,故名东湖。为纪念他的政绩,后人建立了苏公祠。祠内存苏轼诗文和绘画石刻多种,以及苏轼手迹碑刻。另有喜雨亭和凌虚台,翠柏环绕,台拔亭秀,苏轼曾作《喜雨亭记》和《凌虚台记》名篇,记述当时胜景。现湖内亭阁交错,荷花满池,柳树成荫,碧波荡漾,为关中著名的湖山园林。

在山东蓬莱县城北1公里丹崖山巅蓬莱阁东。因蓬莱有海市蜃楼奇观, 当年苏轼到此一游,写下《海市诗》云: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并题楹联一付: “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后人为纪念这位大文豪,在蓬莱阁东建苏公祠。今祠内其所撰楹联石刻犹存。

在海口市,原称金粟庵,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岛儋州(今儋县)时曾在此借寓20余日。南宋时称东坡读书院。后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在金粟庵旧址建祠堂,始称苏公祠。以后屡次重修,1915年重修时增建粟泉亭、洗心轩、同酌轩,统称为琼园。现正殿内陈列有苏轼贬居海南时的著述、苏轼石刻像和刻有苏轼《行香子》、《临江仙》两词的碑刻等。祠内尚有苏轼当年开凿的浮粟泉。据古籍记载,苏轼暂住金粟庵时,得知当地人民饮水困难,遂开凿浮粟泉、洗心泉;其中前者甘美清冽,水面常泛小泡,状似粟粒,故名浮粟泉,而后者已在明初湮塞。苏公祠与五公祠相连,环境幽雅清静,热带花卉斗艳,奇异林木成荫,有“圣祠叠翠”之誉。

苏公祠位于五公祠东侧,原为金粟庵,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五(1617年)年,为纪念宋代著名诗人苏轼而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