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英吉沙小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英吉沙小刀分类:【传统文化】 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喜爱的工艺品和生活日用品,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原产地是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英吉沙县而得名。英吉沙小刀制作工艺精湛,选料优良,刀口异常锋利,经久耐用。造型丰富多样,有直、弯、箭、鸽等12个品种,30多个花样。其中著名的是一种刀柄下端前倾、刀体上尖后倾,整体呈S状的弯刀,被看作是典型的英吉沙小刀。刀鞘用动物软质皮革缝制而成,鞘内衬以木片。鞘上绘有各色精巧大方的花纹。一些刀鞘也用铜、银等金属制成。刀把造型多佯,常以兽骨、黄铜、白银等材料拼花镶嵌,外观大方,图案美丽。其中纯银和宝石镶嵌的刀把尤为珍贵。近年来还广泛采用有机玻璃装饰刀把。刀把上还有巴旦木花,成葫芦型、月型等作为标志。上面刻有维吾尔、汉两种文字的“英吉沙”字样。新疆少数民族青年将其佩于腰间,作为饰物,也用其作切瓜、割肉和自卫防身的工具。到新疆旅游的人都买上几把英吉沙小刀,留作观赏和旅游纪念之用。英吉沙小刀历史悠久,钢锋刃利,作为新疆四大名刀之首,产品畅销国内,而且还远销日、德、美和巴基斯坦等国家。 民间传统工艺品。产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的英吉沙县。这种小刀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原是王室贵族专用的佩刀,后来民间也广泛制作和使用。小刀分单刃刀、双刃刀、牛刀、马刀等6种款式、4个规格、18个花色品种,大的有尺余,小的仅3寸。英吉沙小刀的刀柄、刀鞘精雕细刻、镶珠嵌银,充分发挥了民族手工艺的特长。中外游人喜欢选购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是以原产地英吉沙县而命名的。英吉沙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传统手工业相当发达,一向以生产铁器、土陶,制靴、制花、织布而著称。生产这种工艺佩刀的历史约300年左右。相传,在英吉沙城南小镇卡尔窝西,有一个毕生锻制小刀,名叫买买提的艺匠。他制作的一种雕刻有直、方、圆、齿、三角形的图案并涂有红、绿等颜色的木柄小刀,特别的锋利、美观。农家遂纷纷盘炉仿制,从而世代相传。随后艺匠们各出心裁,制作各种造型的小刀,并在刀柄上用黄铜、白银、玉料、骨石等镶嵌,还刻上富有特色的民族图案。他们相互竞争,促进了小刀质量的提高,于是英吉沙小刀的名声越来越大,制刀技艺迅速传入和田、莎车、喀什和库车等地。 英吉沙小刀(关维摄) 英吉沙小刀有别于其他刀的几种特点:一是小刀的做工精湛。凡名牌小刀,一般选用优质弹簧钢板锻打成型,制成粗坯和细坯之后,用各种粗、细、扁、圆的锉刀锉平磨光,然后再进行淬火。淬火是艺匠们世袭相传的诀窍技术,一般都互相保密,绝少外传。经老师傅淬火处理过的英吉沙小刀,刀口锋利非凡,用它来削刮铁条,只见铁屑迎刃而起,而刀锋却未见卷刃。如果你用手指弹动刀体,马上贴耳,可以听到它那清脆悦耳的声响,能延续达半分钟之久。其二是造型优美。英吉沙小刀的传统造型有弯式、直式、箭式、鸽式等12个品种,30多个花色。每个花色大约有大、中、小三个不同规格。维吾尔人所喜爱的是一种刀体上尖后倾、刀柄下端前倾而呈S形的弯刀,它通常被认为是英吉沙小刀的典型。三是小刀的装饰型刀柄。所有不同造型的小刀的刀柄,均使用各种铜、银、玉、骨、宝石等拼花铆钉,组合成各种晶莹俏丽、两侧对称的图案。最珍贵的当然要算用纯银和宝石镶嵌装饰的刀柄了。四是牌子的模戳标记。五是小刀有合体的护身刀鞘。制作名牌小刀的艺匠们都善于根据不同的刀型,量体施材,先用木片制作一个合体的内套,然后再用牛、羊皮缝在内套上。皮子事先要用模戳压制成简单朴素的适合纹样,再涂染上暗西洋红、玫瑰红、褐色、橙色或黑色,制成美丽的刀鞘。也有的刀鞘用银、铜和铝制作,显得更为珍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