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药王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药王洞

分类:【传统文化】

在四川峨眉山牛心寺(清音阁)左侧。古称真人洞,或称丹砂洞。洞呈长方形,高2米,宽3米,深4米。相传孙思邈于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曾到峨眉山采药,就住在牛心寺内,常与寺中的茂真法师一起研究医药。药王洞是孙思邈炼制药物的地方。苏轼曾有《题孙真人君》诗载此事曰: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清嘉庆时清音阁双飞亭上,还塑有二僧,一持茂真的禅杖,一捧孙思邈的药臼,供人们怀念。今塑像已毁,洞穴尚存。

在修武县北35公里太行山的茱萸峰东南麓。洞深八、九丈,内有石丸,大如绿豆,服之能已病。仰视有石罅,中嵌石,长尺许。罅外列石缶十余,皆倒悬其上,相传孙思邈常居此洞。洞内置石像三尊,头部皆残,其中一尊,右手一药丸,左手屈于胸前,众称为药王孙思邈像。另有金泰和七年(1207年),李天佑撰,王世真、李?书丹的《修孙真人石像记》碑一通,碑文记述了孙之籍贯、生平以及洞的发现经过,修造石像原由等。洞外有女贞子树一株,苍翠挺拔。洞顶有天然形成的石臼,传为孙真人炼丹制药之遗迹。

位于峨眉山牛心寺(清音阁)左侧。长方形,高2米,宽3米,深4米,传为药王孙思邈炼丹处。又名真人洞、丹砂洞。孙思邈,唐代医学家,少时因病学医,并博涉经史百家,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工作,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被尊为“药王”。隋大业年(665-617年)间,孙思邈至峨眉山采药、炼丹,居此洞,炼丹炉火焰熊熊,洞口四壁皆被熏红,至今寸草不生。历代文人游此,多有题咏。宋苏轼曾作《题孙思邈真》诗云:“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嘻虫。”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