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萧颖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萧颖士分类:【文化精萃】 唐散文家。字茂挺,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南)人。四岁能文,十岁补太学生。观书一览即诵。开元二十三年(735),以对策第一,登进士第。天宝初,任秘书正字,奉使至赵卫间搜集遗书,久留不报,为有司劾免,留客濮阳。柳并等人拜之为师,号萧夫子。召为集贤校理,被李林甫召见,值母丧,?麻诣林甫于京师,林甫大恶之,即令斥去,出为广陵参军,作《伐樱桃树赋》以讥刺林甫。推崇《春秋》而贬抑《史记》,谓:“仲尼作《春秋》,为百王不易法,而司马迁作本纪、书、表、世家、列传,叙事依违,失褒贬体,不足为训。”乃依《春秋》体例,撰著编年史百篇。为史官韦述推荐,召入史馆待制,因不满李林甫威福自擅,不久免官。林甫死,调为河南府参军事。日本使者入朝,言国人愿得萧夫子为师,其名动海外若此。官终扬州功曹、参军,后客死汝南。颖士工文能诗,与李华齐名,世称“萧李”。文学主张见于其《赠韦司业书》一文,主张“尊经”、“载道”,提倡古文,反对骈体,谓:“平生属文,格不近俗,凡新拟议,必希古人,魏晋以来,未尝留意。”在他看来,三代以下,六经之外,只有贾谊、陈子昂等数人“文体最正”。他反对文采,欣赏说理记事、平实简质的应用文章。其散文创作充分体现其文学主张。《新唐诗?艺文志》著录其《梁萧史谱》二十卷、《游梁新集》三卷、文集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萧茂挺文集》。事见李华《唐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朝野佥载》卷六,传在《旧唐书?文苑传下》、《新唐书?文艺传中》。 唐散文家。字茂挺,兰陵(今枣庄市)人。4岁能文,10岁补太学,观书一览即诵通。年19,举开元进士,对策第一,补秘书正字,名扬天下。史官韦述荐颖士自代,召诣史馆待制。以不屈李林甫,作《伐樱桃树》讥之,更调河南府参军事。安禄山宠恣,颖士托疾游太室山。禄山反,颖士往见河南采访使郭纳言御守计。纳忽不用因走山南,节度使源洧辟掌书记。继上书宰相崔圆,圆以为扬州功曹参军。至官,信宿去。乐闻人善,以推引后进为己任。后客死妆南逆旅。著有文集10卷,《游梁新集》3卷(《新唐书艺文志》),并传于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