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萨都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萨都刺分类:【传统文化】 元代著名蒙古族诗人。字天锡,号直斋,先世为西域答失蛮氏。因祖父萨拉布哈、父亲傲拉齐,以世勋镇守云、代,遂居雁门(今山西代县)。幼年家贫,事母至孝。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进士,任京口录事司达鲁花赤、福建道肃政廉访使知使。因弹劾权贵,左迁淮西北道廉访司经历。晚年寓居武林,纵情山水之间,尝结庐于安庆司空山太白台下。后入方国珍幕府,卒。精通汉语,具有深厚汉文化修养,所作诗词,其成就在当时诸家之上。其诗多写景、抒情佳作,大抵古体俊健,律诗沉郁,绝诗清新婉丽。其词小令婉丽,长调雄浑,尤长于怀古之作。《满江红?金陵怀古》、《念奴娇?登石头城》、《木兰花慢?彭城怀古》等,富有特色。有《雁门集》。 元代诗人。字天锡,号直斋,清代人说他是蒙古人,经考证实是回族人。本答失蛮氏,祖父萨拉布哈,父亲傲拉齐,都是武官,因功,镇守云、代两郡,遂定居雁门(今山西代县),萨都刺自称雁门人或代郡人。泰定四年(1327),中进士,此时已55岁,官镇江路总管府任京口录事司的达鲁光赤(蒙古语:头目),后任江南行御史台掾史、燕南宪司照磨、闽海宪司知事、燕南宪司经历等职。官职卑微,使他有机会了解社会。其为诗题材较为广泛,有反映民间疾苦的,有描绘祖国壮丽河山的,著名作品有《早发黄河即事》、《过居庸关》、《越溪曲》、《夜泊钓台》。又善为词,多为怀古之作。著名作品有《百字令?登石头城》。其山水诗以清新自然取胜;反映现实的诗篇,笔带锋芒;题画诗,化静物为动态,清韵腓永;怀古词,风格豪迈遒劲,用典活脱。总之,其诗词的艺术风格是俊逸洒脱,清新自然。明朱权赞其词如“天风环?”(《太和正音谱》),明代刘子钟在《萨天锡诗集序》中说:“无锡之诗,大而能化之诗也。语句虽钝厚,而自有?然之芒刺,对偶虽龃龉,而自有锵然之音律。”因其敢于创新,故有“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同上)之赞。萨都刺又善作画,故宫博物院藏有其《严陵台钓台图》、《梅雀》画两幅。新元史有《萨都刺传》。有《雁门集》。 亦作“萨都拉”。元诗人。原籍西域。祖父萨拉布哈与父阿鲁赤于十三世纪内迁,镇云、代诸地,遂为雁门(今山西代县西北)人。回回人。字天锡,号直斋。泰定四年(1327)进士。历官京口(今江苏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江南诸道御史台掾史、闽南知事、燕南道河北肃政廉访经历等。晚年游安庆(今安徽怀宁),寄武林以终。工诗,文辞健雄,流丽清婉。多写自然景物和边塞风光。同情民间疾苦。亦工词善画,怀古词气势奔放,细腻俊逸。著有《雁门集》、《萨天锡诗集》、《萨天锡逸诗》、《石林集》、《西湖十景词》等诗集,另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故宫博物院。 元代诗人。回族 (一说蒙古族)。字天赐, 号直斋。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 (今山西代县)。酷爱文学, 善绘画, 精书法, 有 “虎卧龙跳之才”, 但因当时几十年未开科举,难以步入仕途。为生计而长年奔波经商, 尝尽人间辛苦。元大德十年 (1306) 怅然弃商而归, 投入文学创作。泰定四年 (1327), 以三甲进士及第, 时年五十六岁。天历元年 (1328) 授京口 (今江苏镇江) 录事司达鲁花赤, 在职三年, 颇有政绩。后调任江南行台回回掾史, 由正八品降为无品秩的小吏, 深感官场险恶。供职期满, 调仁真定路 (今河北正定) 时, 豪情勃发, 立 “明朝走马燕山道, 赢得红楼说少年” 的誓言。后足迹河北廉访、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至正六年 (1346) 升江南行台侍御史。从元世祖到元惠宗(顺帝) 身经11朝, 历80余年, 长期宦游, 浪迹四方, 日弄柔翰, 创作极富。有诗780余首, 词14首,因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 熟悉民间疾苦, 故常以诗表述政见, 揭露统治者骄奢淫逸。代表作有 《寒夜闻角》、《伤思曲?哀燕将军》、《鬻女谣》、《征妇怨》 等。擅书画, 今存 《严陵钓台图》、《梅雀》 等。有 《雁门集》 传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