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蒙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蒙古

分类:【传统文化】

北方民族名。源于东胡族系,经过长期错综复杂的民族发展过程,逐渐形成有共同民族特点的部落群体,分布在大漠南北,以游牧为生。唐代始见于记载,称 “蒙兀室韦”。公元1140年,孛尔只斤族酋长合不勒夺取金克鲁河以北地区,始以“蒙古” 为称号。“蒙古” 意为银,与女真族的 “金”相对。但蒙古各部互相攻劫,形同仇敌,直到十三世纪初,出身孛尔只斤族的铁木真经过东征西讨,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众多部落,建立起蒙古汗国,铁木真被推举为 “成吉思汗”,意为 “天下之主”。从此,东起兴安岭,西起阿尔泰山,南到阴山,原来各自为政、各有其名的游牧部落,都在蒙古汗国的旗帜下,逐渐形成为一个民族共同体,这就是后来灭金、灭夏、灭南宋,最后统一中国,建立大元王朝的蒙古族。蒙古族是典型的马上民族,天性骠悍,骁勇善战,曾经两次西征,从亚洲杀到欧洲,“蒙古旋风”所到之处,尽皆望风披靡,而蒙古铁骑总数不过十来万。蒙古族曾经在横跨欧亚的广阔土地上,建立过四大汗国:俄罗斯的钦察汗国 (亦称“金帐汗国”),中东的伊尔汗国,西辽的察合台汗国,天山南北的窝阔台汗国。后来的结果是,窝阔台汗国在1310年被察哈台汗国兼并,而察哈台王国却完全受控于元朝皇帝。钦察汗国的统治延续到1480年,伊尔汗国的统治延续到1388年,竟比蒙古族在中国的统治时间还长。1368年,明朝大将徐达攻占大都,元朝灭亡,蒙古族退回大漠南北。明正统十四年 (1449),蒙古瓦刺部进攻山西,明英宗率五十万大军亲征,结果在土木堡 (今河北怀来县东)被俘,史称 “土木之变”。明末,科尔沁、察哈尔等部先后归附满洲,组成“蒙古八旗”,成为满清王朝的劲旅,故入关后,清廷给予其种种殊荣和特权。蒙古的兴衰,至今仍是欧亚学者探讨的热门课题。

中国民族名。唐代始见于记载,称“蒙兀室韦”或“蒙瓦”, 为室韦联盟部落之一。两宋、辽、金时, 史籍上有“萌古”、“朦骨”、“盲骨子”、“蒙古里”等不同译称。初分布在额尔古纳河流域,后向西逐渐发展到鄂嫩、克鲁伦、土拉三河上游肯特山一带。以游牧和狩猎为业,后期有农业萌芽, 也与契丹、女真、畏兀儿等进行交换。与辽有聘使往来, 并接受其封号。金时,势力壮大,与金保持往来,也不断进行争战,一度迫金割地议和。同时亦常与札刺亦儿部、塔塔儿部等交战。合不勒罕时统一部众, 渐成为蒙古地区强部之一, 始有“汗”号。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 蒙古部首领成吉思汗相继战胜札答兰、泰亦赤兀、篾儿乞、塔塔儿、克烈、乃蛮等部,统一大漠南北, 建立蒙古汗国,形成统一的民族整体, 是时, “蒙占”由原来的部落名称, 变为民族名称。成吉思汗制定政治、军事、法律等制度,设置必要的国家机构, 初以畏兀儿字记蒙古语。结束部落争战, 抑止金人剿杀,安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是后,展开大规模军事活动,开始南下和西征,先后并西辽,降西夏,灭金朝,亡南宋,建立元朝政权(1271―1368年), 势力扩展到中亚和南俄等地。对我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①民族名。唐代始见于史,译蒙兀室韦或蒙瓦,为室韦诸部落之一,辽、金时又译萌古、朦骨、蒙骨、蒙古里等。唐代分布于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回鹘国亡,西迁进入蒙古高原东部,分迭儿列斤、尼鲁温两大支,分别繁衍为许多部落,并趋向联合,称“合木黑?忙豁勒”,意为“全体蒙古人”,推举合不勒、俺巴孩等为汗(可罕)。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铁木真(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建蒙古国,号“也可?忙豁勒?兀鲁思” (大蒙古国)。凡操蒙古语的其他部落,如塔塔儿、蔑儿乞、斡亦剌以及乃蛮等部落,皆以蒙古人自居,形成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后蒙古国向外扩张,征服各国之后掳来的各种工匠、奴婢、军人大都被同化于蒙古族。人口急剧增加,势力日渐强大,后建立了元帝国。②国名,元太祖成吉思汗建立的国家称蒙古国或大蒙古国,至元世祖忽必烈建号元朝以前,均用此国号。

国旗上的图案是索永布和一个五角星,二者都有象征意义。

蒙古人自古崇拜火,把火看作吉祥的发源物和兴旺发达的象征。索永布图案最上面是一团火,三个火舌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永远不会熄灭,熊熊燃烧。火团下面是太阳和月亮,这也是蒙古古来就使用过的象征物。火、日、月三者合起来象征繁荣昌盛、蒸蒸日上。上下两个三角代表矛,矛头向下意味着对敌人要毫不宽容。上下两块长方形表示坚持正义和忠实,反对折中调和。图案正中是两条鱼。鱼昼夜二十四小时都不会合眼,所以蒙古人自古就把鱼看作非常有警惕性的动物。两条鱼上下左右对称,代表阴阳两性的结合,即要求国民不分男女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并重视生育繁衍,为发展国家而努力。长方形在古书中代表城墙,索永布图案左右竖立的两大块长方形表示全体人民要团结一致,为建设祖国奋发图强。蒙古有这样一句谚语: “团结一致就比钢还硬,比墙还坚。”

从整个结构上看,索永布图案意味着:要象火那样兴旺,象日月那样放光,象矛头那样锋利刚直,象盔甲那样坚不可摧,象鱼那样警觉敏捷,男男女女团结得象钢铁城墙一样,去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国家。所以索永布图案一直是蒙古人民自由独立的象征。1921年人民革命游击队曾用它作过战旗标识。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大人民呼拉尔通过决定,采用它为国旗上的图案,并在这个图案上加了一个五角星。五角星的含义在忠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同全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友好,在自己的国度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