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古喇嘛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蒙古喇嘛教分类:【文化精萃】 喇嘛教发源于中国西藏,流传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国的藏、蒙等民族地区,以及尼泊尔、俄罗斯等国。喇嘛教自西藏传入蒙古地区始自十三世纪,但蒙古人民普遍信仰此教要到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那个时期蒙古各部汗王先后皈依喇嘛教,他们请西藏大喇嘛前来传道,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兴建寺庙,给寺庙以种种支持。喇嘛教终于成为蒙古全民族信仰的宗教。1921年时,在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有寺庙700余座,喇嘛约10万。牧民毡包中设有佛龛,定时向佛龛叩拜,供奉佛灯与食品。遇搬迁、婚嫁、丧葬等大事都要延请喇嘛。逢疾病、灾害时,也要喇嘛来诵经。百姓尊重喇嘛,把他们看成有道行又有学问的人。当时没有学校,只有喇嘛才能识字念经。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边走边拜,去朝山进香。寺庙所在地是人口集中的地方,不仅有众多喇嘛,四周还有不少俗民。大寺庙所在地为政治、文化中心。在历史上寺庙起过传播文化艺术的作用。除佛学外,医学、天文历算、语言文学和艺术的研究,也是在寺庙中由一些学识渊博的喇嘛进行的。现在,乌兰巴托的甘丹寺有喇嘛上百名,定期诵经。主要是牧区信徒前去朝拜,聆听喇嘛诵经,用手转动法轮架,也有在殿外的经幢上抚摸,或嵌上几根火柴棍,表示对佛的敬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