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蒙古秘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蒙古秘史

分类:【文化精萃】

蒙古民族古代历史文献与文学名著。又称《元朝秘史》。成书于1240年,著者不详,明洪武年间译成汉文,后收入《永乐大典》中。原文可能是畏兀儿蒙文,已失传,现仅存明初的汉字标音本,每词附有汉文直译,每节附有汉文意译。全书有12卷,共282节。它比较翔实地描写了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草原上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生动地记述了蒙古民族的统一进程,以及统一后的对外征战。书中还记载了蒙古民族祖先起源的传说,以及十三世纪蒙古的社会制度、生活风俗、文化遗产和宗教信仰,还有当时蒙古军队的组织机构、战略战术和兵器性能等。此书作者着力刻画成吉思汗这个历史人物。书中有大量民间歌谣、谚语格言。每一章都穿插多首诗歌,全书韵文占三分之一以上。中国和世界各国学者对《蒙古秘史》的研究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写出多种注释和研究著作,现有日、俄、德、法、英、捷、匈、土等文译本,在国际上形成了专门学科“秘史学”。

民族史书。旧译称《元朝秘史》或《元秘史》,尊称《金册》。作者不详。有十二卷本及十五卷本两种。书约于13世纪中叶写成。内容主要叙述蒙古族的起源以及蒙古汗国初建时成吉思汗、窝阔台汗约500余年的事迹。是我国蒙古族最早用蒙文写成的史书。书中以诗叙事,引用民间传说及谚语叙说者达数百处,因而也是一部文学著作。为研究蒙古族早期的历史社会、语言及文学提供了宝贵资料。1980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额尔登泰、乌云达赉之本合校本,国外有法、德、俄、日、英、匈、捷等译本。

书名。12卷,撰者不详。现通行版本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蒙古秘史校勘本》。现存最早版本为明洪武初年之刊本。

本书之12卷分为正集10卷,续集2卷,记成吉思汗先世至窝阔台即位约500余年之蒙古史事。第1卷叙述成吉思汗的先世及其幼年时代,第2卷至第11卷记成吉思汗一生的事迹,最后一卷记窝阔台即位后的史事。

本书是我国蒙古族最古老、最丰富、也是最珍贵的历史著作,涉及12―13世纪蒙古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很多方面。由于大都取材于民间,编撰者对原始材料又很少加以修饰,因而比较真实地保留了历史的本来面貌。例如,书中对成吉思汗,既赞扬了他统一蒙古各部的武功,也描述了他的种种暴行,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人物。

本书原文是用古蒙古文写的,原本已佚。大约在元仁宗(1312―1320)时,译为汉文。清末以来传播国外,已有俄、日、德、法、英、现代蒙文等多种文字的译本,颇受中外学者重视,以致形成了一门具有世界性的蒙古秘史学。

书名。编撰者不详。成书于13世纪中叶。有正集10卷、续集2卷,记叙蒙古约500年左右的历史发展进程。第1卷记成吉思汗的远祖孛儿帖赤那、豁埃马阑勒等。第2卷至第11卷记成吉思汗一生的事迹。第12卷记窝阔台即位后的史事。其内容涉及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蒙古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记载有蒙古族部落游牧、狩猎、手工业和产品交换情况; 各氏族发展为部落又发展为部落联盟的过程; 描绘了蒙古族社会阶级的产生和奴隶占有制的形成; 叙述了蒙古贵族对畏兀儿、金、西夏的侵掠战争和战略战术; 展示了奴隶的战争推动部落联盟的形成和发展,最后由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取代部落联盟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是书取材除第12卷为朝廷的诏令和实录外,多为民间的口传故事、诗歌和谚语。编者对这些原始材料很少隐讳和矫饰,比如对成吉思汗家族世系及其兴起,对成吉思汁统一蒙古各部的武功和 “盛德” 备加赞赏,但对他大事屠戳的暴行,也如实描述,这就客观、真实地再现了这一人物。另外,是书于帝王事迹的叙述中,也间有蒙古宫廷内种种活动的记载,是秘史中更为秘密的部分,可为酌取研究之用。是书原为畏兀儿字母写成的蒙古文,每卷都有二、三十首诗,是古代蒙古文化的杰出之作。此蒙古原文本明朝尚存,以后佚失,至今没有看到。元朝曾将该书译成汉文,但现存最早的只有明初的汉文译本和汉文音译本。以后有《四库丛刊?三编》本,莫斯科东方文献出版社影印的韩尕华本。197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译简注蒙古秘史》。1984年该出版社又出版《 〈蒙古秘史〉校勘本》。自清末以来,该书传播国外,已有俄、日、德、法、英、现代蒙文等多种文译本和音译本。各国学者研究该书的很多,以致形成一门世界性的“秘史学”。

中国古代最早用蒙古语写成的重要历史著作。又名《元朝秘史》、《元秘史》。蒙古语为《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作者不详。约成书于13世纪中叶,具体年代有戊子(1228)、庚子(1240)、壬子(1252)、甲子(1264)之说,尚无定论。该书原文为畏兀儿体蒙古语,原著早已失传,现仅存明洪武年间的汉字标音本(每词有汉字直译,每节有汉字意译)。全书共二百八十节,有十二卷和十五卷两种分法。书中以编年体例记载了蒙古族各部落的起源,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窝阔台时期的史实以及蒙古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生动地反映了蒙古社会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的经过。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沅》并称蒙古语“三大历史著作”。是研究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叶蒙古族历史、社会、风俗、语言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古今中外蒙古史学者的重视。国内有连筠喉刻本、四部丛刊本、皇朝藩属舆地丛刊本、叶德辉刊本、顾属广圻本等多种版本。国外有日、德、俄、英、法、匈、捷、土等文译本。国内外研究此书的文章与专著,内容之细、数量之多,少有史书能与之相比。

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蒙古族历史文化巨著。成书于1240年。原名为《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撰者佚名,原文失传。现传世本为汉字拼写蒙文读音本,是明代洪武年间翰林院译员色目人火原洁、回回人马沙懿黑根据当时明廷保存的原本。以汉字拼写蒙古文逐字旁注汉译并分段节译,用于教习生员的教本。原著为蒙古可汗秘籍,元代藏于皇史院,内容以编年体形式记述蒙古族族源、成吉思汗祖先及其本人的生平事迹,统一蒙古诸部落建立蒙古帝国的过程和窝阔台汗时期的蒙古帝国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诸事。共282节,有12卷本和15卷本两种。自成书至今,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国内对其研究已有200余年历史,进入本世纪后更趋活跃,研究出版了蒙古文、汉文、哈萨克文等各种译本和研究专著近20部。国外研究也有百余年历史。目前有俄文、日文、德文、英文、法文、捷克文、匈亚利文、土耳其文等多种译本。现该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名著。国际上已有以该书为研究对象的蒙古秘史学。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出版的各种版本主要有:《蒙古秘史》今译本,策?达木丁苏荣译,1957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根据蒙古国乌兰巴托1948年版出版。《蒙古秘史》校勘本,额尔登泰、乌云达来校勘,花赛?都戈尔扎布转写,1984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新译校注《蒙古秘史》,戴齐古台?满昌校注,198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蒙古秘史》还原注释本,额尔登泰、阿尔达扎布还原注释,1986年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蒙古秘史》还原本,亦邻真还原注释,1987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蒙古秘史》译注,达?策仁索德纳木译注,199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