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蒿里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蒿里行分类:【传统文化】 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建安文人五言诗。作者曹操。曹操(155―20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精通兵法,在东汉末年统一北方的斗争中,削平群雄,独霸北方。他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杰出的诗人。今人整理有《曹操集》。现存诗二十余首,均为沿乐府旧题而写时事之作,诗多方面反映汉末动乱的社会风貌,风格古拙苍劲,慷慨悲壮。《蒿里行》即为此中之一。“蒿里”为古乐府曲调名,是送葬的挽歌。曹操借“蒿里”旧题,描绘了东汉末年董卓叛乱,关东州郡袁绍兄弟、韩馥等各派军阀在讨伐董卓时各怀鬼胎,自相残杀,以及战乱中人民惨遭荼毒的情景。汉末大乱,董卓擅权,“关东各义士,兴兵讨群凶”。本来各方将领欲效法周武王,会师于盟津,以诛恶除奸,匡救汉室,但是“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各怀野心,自相残杀。当时袁绍兄弟更仗兵强势众,弟在淮南称帝号,兄在北方刻印玺,造成军阀之间的长期战争。战争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将士铠甲生虮虱,万姓死亡,百无余一,以至广袤富饶的北方,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满目疮痍的不毛之地、血污场所。面对这惨绝人寰的悲凉景象,诗人“念之断人肠”,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北方人民寄寓了极大的同情,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群凶如袁绍之流,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钟惺《古诗归》曰:“汉末实录,真诗史也。”确也。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继承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表达作者伤时悯世的思想感情,激愤而苍凉,质朴而高韵,开一代诗风。沈德潜曰:“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从此,“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的建安诗文就奏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段奇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