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蜀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蜀刻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四川地区刻印的书籍的统称。因其字体稍大,又称蜀大字本。自唐五代至两宋,四川地区一直是全国重要刻书中心之一。蜀地刻书多用颜体,多为白口,左右双栏,没有书耳,版心中下端多有刻工姓名,刻印、校勘较精。蜀中刻书以成都、眉山两地为最,前者刻书中最著名者为北宋开宝年间开始雕刻的《开宝藏》,凡13万板,5048卷;后者刻书中最著名者为南宋绍兴年间刊刻的《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合称“眉山七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