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血盟结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血盟结拜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汉等民族通过血盟仪式结成某种亲谊关系的风俗。目的不一,或为父子、兄弟相待,或为婚姻缔约,或为友情巩固,或为民族通好,或为军政之需。盟约通常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甚或包括严厉的禁戒(背约者将受到惩罚)。在血盟结拜仪式中,古代最重要的就是各自将身体的某处(如手、臂、胸、额)刺破,使血滴入器皿中(一般与所盛之水或酒掺和),双方自饮或交换互饮血酒(水),或混合后同饮。此俗先秦不乏其例。如认父子,《列子?汤问》载纪昌与飞卫刺臂结盟事:“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途,请为父子,勉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又如为婚姻,《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闷,而以夫人言,许之。”孔颖达疏引服虔云:“从之,言欲与通也。”古代亦有杀牲祭天地盟誓结拜兄弟的。如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旧时除少数例外,有盟誓的双方家人不得通婚。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抢渡大渡河时,刘伯承将军依彝族传统习惯,与黑彝头人果基小约丹杀鸡饮血结拜为兄弟,红军赠予“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按:即果基)支队”红旗,终于取得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