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在临安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行在临安府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文化名城、南宋都城。即今浙江杭州。本杭州,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改为行在所,称临安府,绍兴二年(1132)迁都于此,八年正式定为首都。 杭州本五代吴越国都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北宋时期,苏轼等人知杭州,多次整治西湖,改善城市给水和航运条件,促进了杭州发展。北宋中期,市区人口已不下10万户,被称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成为东南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丝织、印刷、酿酒、造纸、造船等手工业发达。为江南丝织中心。至道元年(995),政府在此设织务,年收购绢25万匹,占浙西七州三分之一强。印刷业占全国首位,刻印书量多质好,大量销往全国各地。朝廷官刻的“监本”中,有一半以上是杭州所刻的。酿酒业规模甚大,年酒税高达30万贯以上,仅次于首都东京。所造扇子、油纸皆享誉全国。商业繁荣,熙宁十年(1077)商税17万余贯,仅次于东京都商税院,居全国第二。为全国重要外贸港口之一,朝廷设市舶司于此。文风兴盛,人才众多,建塔专家喻皓、活字印刷发明者毕?,词人周邦彦和科学家沈括等皆出生或生活在杭州。西湖风景区已颇具规模。 南宋定都以后,临安飞速发展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繁荣程度远过于北宋都城开封。度宗咸淳年间城区所属的钱塘、仁和二县有186,000户,如以一户五口计达90余万人。一般认为,宋末临安人口已过百万,成为全国人口最多、最繁荣的大都市。由于大量北方流民涌入,高宗末年外籍居民数已超过土著。 手工业在南宋占有重要地位。临安为南宋最大的丝织、印刷、军器制造中心。丝织业规模大,人数多,仅官营织锦院便有工匠千人,有绫、锦、?丝、克丝、罗、纱、缬、绢、绸等繁多的品种。印书的数量质量居全国之冠。官营刻书机构多从开封迁来,除国子监外,德寿宫、左廊司局、太医局、浙西转运司与临安府也有刻书作坊。私人刻书蔚然成风,有名可考者即近20家。生产兵器的御前军器所平时有工匠2,000余,多则达5,000人。造船、陶瓷、工艺品制造、酿酒、食品加工等部门亦甚为发达。能造载五、六百人的大型海船和精巧美丽的西湖画舫。凤凰山下修内司官窑所产瓷器专供皇室使用,极为精致。所造工艺品名目繁多,刺绣、扇子、纸花、首饰、灯具、玉雕等皆为时人所重。全城相当一部分人以手工业为生。官营作坊中工匠达上万名。从熟食小点到穿着衣服或家用杂物,多为私营作坊生产,其工匠当为数更多。私营作坊设有行会,有的集中分布在一定街巷。 百货云集,商业繁荣。每日所需的万余石食米经河、海路由苏(治今苏州)、湖(治今湖州)、常(治今常州)、秀(治今嘉兴)等州或淮南、江西、两广运来。柴炭、水果等物主要依靠严(治今建德境)、婺(治今金华)、衢(治今衢州)、徽(治今歙县)等州。海鲜水产来自明州(治今宁波)、台州(治今台州)、温州(治今温州)等。海外的香料、珍珠等物品,也经由各海港运至。临安仍为重要外贸港口,繁盛程度不减北宋。全城大街小巷,无不有店铺,中心地带几乎家家经商。既有当地人销售某一产品的专门商店,也有外地人开设专销某地名产的店铺。还有20余个销售同类商品的街市,如城北的米市、江干的柴市、东青门外的鱼市等。饮食业发达,酒楼食店众多。官营有丰乐楼、和乐楼、太和楼等大酒楼,民营酒肆有兼营下酒菜肴的茶饭店、兼卖包子的包子酒店、有庭园布置的花园酒店等等。名目繁多的食店各有特色,满足来自各地的各种人需要。夜市和早市亦很繁盛,买卖几乎昼夜不停,夜间三、四更街上行人始稀,至五更赶早市的商店复又营业。城郊附郭,也兴起许多集市。孝宗淳熙年间,临安府商税额达102万贯,绝大多数来自府城,远远超过北宋开封的商税额。 教育和文化事业发达。全国最高学府太学设此,最多时有学生1,700余人。还有武学、宗学、算学、书学、医学、画学等各种国立学校及临安府学、仁和县学、钱塘县学等地方官办学校。每一里巷至少有一、二所乡校、家塾、舍馆或书会一类学校。出生或生活在此地文化名人,远远超过北宋时期的开封。每逢开科取士时,全国各地举人贡士云集于此。民间文化活动非常活跃。有说史书、小说、戏剧、歌舞、相扑、傀儡戏、杂技、说唱、说浑话、学乡谈(类似今相声或滑稽)、影戏、教走兽(驯兽)等多种表演形式。城内固定游乐场所瓦子有20余处,每个瓦子又有若干勾栏专供演出之用。城郊也有许多瓦子。每逢岁时节日,街头还有各种舞蹈与伎艺表演,热闹非常。出现固定的戏班和专业创作者,各类戏班、艺人往往又联合组成各自艺术团体,如演杂剧的有绯绿社,说话人有雄辩社,相扑的有角抵社。 经多次扩建,临安城成为南跨吴山,北到武林门,东南靠钱塘江,西濒西湖的大城,气魄雄伟。一条贯串南北的长达13,500余尺的“御街”将全城分为两半,两侧店铺林立,最为繁荣。茅山、盐桥、市河和小河等河流流贯全城,通航方便。西湖沿岸和群山中建有大量的亭台楼阁、花园别墅和寺庙,形成“西湖十景”的名目和“山外青山楼外楼”的风景布局,这种布局一直沿袭到现代。旅游业随之得到空前发展。由于临安城市繁荣,风景秀丽,生活水平高,时已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谚。南宋灭亡不久,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至此,盛赞“宫殿规模之大,在全世界可以称最”,此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临安城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