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守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守节

中国传统儒学中的伦理准则之一。“节”即本分。“守节”用于政治道德表示忠臣不事二主,用于家庭道德则表示妇女严守贞操,矢志不移。这一观念在先秦和汉代儒学中都有阐述,但强调的是自我反省。到宋代理学中,“守节”的观念得到充分发挥,特别在家庭道德中,已经到了荒谬绝伦的地步。它要求,丈夫死后,妇女须终身守寡,不得改嫁;未婚夫死后,未婚妻也不得结婚。封建统治者用这种手段顽固地维持着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专制统治。早在清朝末年,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领袖们就对这一观念提出质问,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对此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今天,这一野蛮、无理的观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守节

指封建社会中妇女在丈夫死后不再改嫁,苦守至终的德操。《汉书·五行志上》:“宋恭公卒,伯姬幽居守节三十余年。”宋代朱熹致信陈师中,劝他让守寡的妹妹守节:“令娣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使自明(陈师中妹夫)没为忠臣,而其家室,生为节妇,斯亦人伦之美事。”封建道德要求妇女从一而终,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并通过旌表节妇、免除本家差役等奖励手段推行其贞节规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