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行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行帮

分类:【中国民俗】

淮河渡口摆船划子的自成行业,凡欲以摆渡为业者,须向老板出钱买“趟子”(摆渡的俗名),然后再出礼请北岸小蚌埠或南岸当地地主、豪绅承认,方可从业。老板一般霸有五个“趟子”。船民欠债或贫困时,自己的“趟子”可向其他船民出当,无力赎回者也可卖掉。

旧时,货运船帮分为河南帮、对联帮、山东帮、湖北帮、洋票帮、驳运帮、号盐帮等。各船帮来自全国十几个省,船民服饰、语言各异,也为蚌埠河下码头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码头班。旧时,码头上的货物运输由几个码头班垄断。各码头班在码头上见货物即争插自己的旗子,凡货主不从者,不得擅自搬运,即所谓“举班挂旗”。码头班还规定,凡欲以搬运谋生的人,必须缴纳班费入班,凭打票干活;不入票班者,一律不得在码头上“扛活”。因各班常为争夺活计而发生冲突,故“打破头”始终不绝。

因码头班子有“打码头”风气,入班工人除缴班费,规定还须学武术。把头常聘身怀武艺的人教工人武术。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码头工人习武之风达到高潮,也成为蚌埠民间武术活动的鼎盛期。

码头班内收入分配规矩是“二八”分成,即工人得八,老板得二。二老板(又称二把头)负责揽活、结账,除与工人同分得一份工钱外,还从大老板手中领取一份收入。除此之外,镖客、拳师也占有工人的一份收入。遇班头家中有红白喜事,工人要出“份子钱”;逢年过节,工人要出礼钱。老板之间“打码头”,要再送上求神拜佛的香火钱,工人实际所得不过半数。

篾匠。清末,蚌埠今中兴街形成篾匠街。篾匠学徒投师程序繁琐。进门给师傅磕头,试用后再定去留。收留者写投师帖,摆酒席一桌,请老板、师傅、保人、家长,费用由徒弟和老板各半。投师帖内容比较苛刻,主要条款是:徒弟进店后,生产、死亡与老板不相干,偷窃老板财物由保人负责;学徒期限三年,其间要留平头或和尚头,衣服不准有口袋。老板只管吃饭,洗澡剃头等项目开支自理;要帮老板家中做家务杂事;在店里要管上下门、摆货、扫地、茶水事务,期满后再给老板无偿干活谢师一年。最后,需全部自费再请一桌客,请老板、师傅、保人以及篾匠行头面人物。摆这场“谢师酒”,拿出“出师帖”,才可以正式做篾匠。

建筑工匠以木工、瓦工、油漆工为主要工种,旧时在蚌埠各有一套俗称。

“当官的瓦匠”,是因泥瓦工砌墙在高处,手敲瓦刀,口呼助手上砖、拎灰,好比官老爷“升堂”而得名。

“搬家的木匠”,指木匠上门为用户做家具、门窗,一处完工再转移他处,于是携大小锯和斧头等一套工具,如同搬家。

“讨饭的油漆匠”,是因干活时左手拎油漆小桶,右手执刷,挨门油漆,形同门前讨饭而得名。

木匠行内,各工种也有一套俗称:大木,指营造房屋的木匠;方木,指做家具的木匠;圆木,指箍桶的木匠。三类木匠相遇同席吃饭,圆木匠只能在下手。相传,圆木匠要做马桶,是跟师娘学艺的,在同行中低一等,若遇油漆匠上席,凡木匠则都在他的上手入座。

泥瓦木匠行帮常用“甩侃子”方式排斥外来同行。“甩侃子”时用行话,向外来同行发问,答不出来即视为门外汉,不得在此地接活谋生。若问师傅是谁,须答鲁班,如答自己投身学艺的老师,则视为外行。问师傅贵姓,也须答姓公输。再追问斧头何名,应答“砍山”。瓦工发问工具名称,瓦刀应答“勾子”,泥抹子应答“平尺”,准线应答“老师”,不懂此话要被辱为“跟师姐学的艺”,不得入伙干活。

木匠“盘道”。竹、木、泥、石、油漆等工匠,共敬祖师鲁班。蚌埠各种工匠常聚东郊鲁班庙,间有“盘道”话题,各工匠“盘道”好以排行先后相争论。如篾匠与木匠。

木匠说:“做个大桌四方方,放在堂屋正中央。”

篾匠说:“削双筷子圆有方,放在你的脊梁上(指桌面),好酒好菜我先尝,剩菜汤水在你身上。”

木匠说:“篾匠锯把还要木匠做。”

篾匠说:“做锯把下料先画线,画笔还是篾匠剁。”

木匠说:“反正篾匠离不开木匠”。

篾匠说:“反正木匠离不开篾匠”。

据此说法,蚌埠地区对这两个工种先后排列,多称“竹木”,有别于皖南地区。

另有原因,如叫“木竹”与“母猪”一词谐音,不雅,且不如“竹工”声调响亮。

“竹木”为各工匠之首排行既定,以此顺利即为“竹、木、泥、石、油漆”。

至于讨饭的乞丐,则又对各匠之首的篾匠可直呼“师兄”。相传乞丐讨饭用的竹板是篾匠赠送。蚌埠乞丐只要到篾匠街店门前,对篾匠称一声:“师兄,来个响的。”篾匠便随手将手中的竹竿锯下两块,钻好眼子,送给他乞讨打竹板时使用。

拳门。蚌埠武术分宋门、胡门、郭门、房门等。创始人分别为宋国宾、胡德山、郭九兴、房英龙。

宋门敬岳飞,相传其心意六合拳为岳飞创造。投宋门徒弟先向岳飞画像叩九个头,向老师叩九个头,后再向大师兄、二师兄各行三个礼,并宣称“对师傅忠孝,对师兄弟仁爱,为人讲礼义”。入门徒弟须崇尚岳飞武德,以《心意六合拳谱》里岳飞的七言诗为古训:“心意六合拳不乱,许多奥妙在其间,若传狂徒无志汉,惹是招非保身难。”其练拳歌诀是:“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稍,转身挑领阴阳势,鹰提四平足下抛。”

胡门敬宋朝皇帝赵匡胤。徒弟进门,跪拜赵匡胤画像。堂内画像两旁对联为:“昔人武祖皆称帝,今日我辈齐敬师。”画像前燃大香一炷,老师坐上席,众师徒列站两旁,烛光高照,香烟缭绕,徒弟向老师叩响头后,再给师兄弟见礼。胡门收徒奉行“艺不轻传、艺不失传”的规矩。对初进门的徒弟不教真功夫,成为贴身徒弟,算正式“进门”,才教真武艺。

房门敬关公,学徒进门在关夫子画像前,燃三大股香,向师傅叩九个头,向师娘叩三个头,再向师兄弟各行三个礼。门训有“授其道皆为师”、“师徒如父子”、“师兄弟如手足”、“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即“欺师灭祖”。房门对徒弟授拳要择“良辰吉日”,如当月内无吉日不授,当日未教授完套路,也有另择下次“好日子”才继续教。

蚌埠拳门一般有如下礼仪:

两门相结,以拳会友,须各有一徒上场演练一段。如一方练后,另一方不练,不为会友,视为不恭。

一徒不投二门。

拳门内按亲属关系称呼。对上称师父、师娘、师叔等,徒弟之间则称兄道弟。拳师收下的第一个徒弟和最后一个徒弟,常被称为“开山门弟子”和“关山门弟子”,大门徒中地位不同一般。

徒弟练拳,老师站立或巡视指点,不坐下。观他人练拳,亦不得坐下。

练拳须穿长裤,既不失观赏,也防止出汗时关节受风。

把刀剑交递他人时,必须柄把送上,不得使剑锋刀刃对人。各家师傅徒弟相见,不用握手礼,以拱手礼相会,以防握手时有闪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