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滥竽充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滥竽充数Lanyu chongshu

“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属于笙类。据说,战国时期,齐宣王很喜欢听竽,每当发现有会吹竽的人,便以厚礼款待,所以,在宫中,聚集了数百名擅长吹竽的乐手。齐宣王还偏爱竽的合奏,认为只有这样才最有气势,他经常让数百名乐手同时为他演奏竽。有一位南郭先生,生性懒惰,又没有任何本领来为生,所以潦倒终日。他听人家谈到齐宣王的这个嗜好后,忙托人向齐宣王推荐自己,齐宣王听说南郭先生想加入乐队,为他演奏,很高兴,并给他丰厚的酬劳。从此,每当乐手们为齐宣王演奏时,南郭先生也煞有介事地摇头晃脑地吹着竽,一副自我陶醉的样子。可是,好景不长。齐宣王死后,湝王继位。和宣王不同,湝王喜欢听竽的独奏,他叫乐手们逐个为他演奏竽。这一来,可吓坏了南郭先生,他根本不会吹竽,更不用说为湝王演奏了。于是,他只好抱着竽悄悄地溜走了。
这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滥竽充数”的典故来源。

滥竽充数

音乐成语典故。“竽”是古代一种簧管乐器。《韩非子、内储说上》中说,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每次总要让300人组成的竽乐队一齐吹奏。有一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而混在乐队里充数,装模作样地做出认真吹奏的样子,但并不吹出声来,由于宣王没有察觉出来,因而能和别人一样得到赏赐。宣王死后,齐湣王即位,他不爱听合奏,而要乐师逐个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了。后人以此典故作为成语,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用以表示自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