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行年分类:【风俗文化】 湖南省通道一带侗族节日。当地侗族把春节期间称为行年。每到这期间,各寨都要集体游乡作客,实际是一种村寨间相互贺年娱乐的活动。其中有一种叫“鸡尾客”的活动非常有趣。甲寨的“鸡尾客”准备到乙寨去时,芦笙队在鼓楼旁的岩坪里吹起“集合曲”,人们便集合排队。参加者均穿自织的侗布袜子,芦笙队上身还必须穿特制的舞衣,衣边吊有小海螺、小蚌壳之类。头上勒一白布带,一边插雄鸡尾羽,一边插银制的叶片,“鸡尾客”由此得名。参加者不分男女老少,人数视村寨大小而定。队伍前面的“客头”头包一丈多长的围巾,身披红毛毡,手撑一大红伞,胸挂罗盘。第二个“头客”是男扮女装,象征侗族最高女神先祖母。其头包围巾,插鸡羽和“银舌螺盖”,身披花格毛毡。第三“头客”腰佩宝剑,进乙寨时要抽剑出鞘。其后是芦笙队,除穿特殊的服装外,芦笙上还插戴羽毛。随后是作客的人们,个个盛装打扮。队伍出发前先祭本寨“先祖母”。到达乙寨时,乙寨的人热烈欢迎,尔后芦笙队边吹边舞,进行踩堂。踩堂毕,乙寨姑娘后生们要抢甲寨客人头上的鸡羽,然后将客人拉到家中热情款待。第二天,两寨人共同集会,乙寨各家主动端来酒菜,真是百味俱全。宴会上乙寨姑娘开始唱歌,甲寨客人对答,并对乙寨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宴会结束后,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乙寨送甲寨一猪头,意为下次再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