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裙拖簇石榴,髻绾偏荷叶。头上短金钗,轻重还相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裙拖簇石榴,髻绾偏荷叶。头上短金钗,轻重还相压分类:【风俗文化】 这是韩玉《生查子》中对女性服饰形象的描写。 作者笔下的女子穿着石榴纹的曳地长裙,发髻绾得像偏向一边的翻卷的荷叶。头上插着的短金钗错落有致,造成一种“轻重还相压”的感觉。 “裙拖簇石榴”既说明裙子很长,也道出了裙子上的纹饰。石榴,以其果实丰硕,结籽繁多而用作装饰,寓意子孙繁盛,绵延不断,是我国典型传统纹样。而“髻绾偏荷叶”则反映了当时的一种发式,从字里行间可知这种发式是从翻荷髻演化而来。翻荷髻,也称“半翻髻”,一种高髻,隋时已有。梳发时由下而上,掠至顶部,然后朝一侧翻转,因高耸而倾斜的发式形似翻卷的荷叶,故得名。一个“偏”字,说明作者笔下的女子很有创新意识,她只把发式稍稍做了一点改变,就让它呈现出别样的美感。 一句“头上短金钗,轻重还相压”更反映出古代女性对发钗的使用情况。古时,插钗的数量不尽一致,既可以插两支,左右各一,也可以根据发式的需要,插上数支,最多的是在两鬓各插6支,合为12支。许多古诗文都有关于这方面的描写,如南朝梁无名氏《古乐府?河中之水歌》中曾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文中女子头上的发钗显然多于两支,否则,不会出现“轻重还相压”的感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