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古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西古城分类:【地域文化】 渤海时期,中京显德府治所。位于吉林和龙县西城乡北古城村东半华里的地方。日本学者曾对西古城多次作过调查和发掘。古城呈长方形,方向170°,城墙为夯土板筑。从现有的形制看,相当于上京龙泉府的宫城部位,其余尚未兴建。这是因大钦茂从旧国迁都至此十年左右就迁往上京,因此中京没有最后建完就中止了。现存外廓城南北长720米,东西宽630米,周长为2700米。存有南北二门,均在中轴线上。宫城座落外城中央的偏北处,亦作长方形。南北长约370米,东西宽190米,周长1000米,其北墙与外廓城北墙平衡相距70米。宫城有五座殿址,分布情况是第一、二、五殿址座落在宫城南北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为一列。第一殿址与第二殿址相距36米;第二殿址与第五殿址相距为80米。各殿间以长廊连接,廊宽约4米。第三、四殿址,分别建于第二殿址的东、西两侧。其中以第二殿址为最大,东西长20米,南北宽9米。广三间进深一间,四周有回廊。解放后对西古城严加保护,多次对古城及其附近进行考古调查,征集和采集大量的渤海文物,为确认西古城是渤海中京显德府治所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辽金时期的猛安谋克城址。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振兴乡古城岗南缘。东古城距古城村东南250米,西古城距振兴村东南1公里,两座古城相距1.5公里。东古城呈正方形,周长700米,高1.5米,基宽6米,四角有角楼址,每侧城墙有4个马面,东、西、北城墙外有护城壕,宽3米,深1.5米,城门址已无存。西古城呈长方形,周长1370米,高3米,基宽8米,东北、西北各残存一角楼址,西墙南段有瓮城残垣,西城墙、北墙残存马面9个,城外有3至4米宽的护城河。东古城东10余米有一周长100米的耳城,西古城西10余米有一周长150米的耳城。两座古城均夯土板筑,城内分布大量的布纹瓦和轮制灰陶片;曾出土金耳坠、金钗及金代铁锹、铁车辖、三足环耳锅、三足平底锅;还出土石臼、门枢石、定瓷、仿定瓷片等遗物。古城系辽金时期的猛安或谋克城址,清末的《黑龙江舆地图》、《大清帝国全图》谓之郎君城。1990年黑龙江省政府公布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