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湖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西湖

分类:【文化精萃】

曾称金牛湖、明圣湖、钱塘湖、石涵湖、西子湖。在杭州城西,通称西湖。原为古海湾,因泥沙沉积,沙洲增长、淤高,使海湾和海分离,形成泻湖。湖岸周长15公里,总面积6.0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5.66平方公里。湖上白、苏二堤把湖分为外西湖、北里湖、岳湖、里西湖和小南湖。湖中有三潭印月、孤山、湖心亭、阮公墩诸岛。平均水深1.55米。三面环山,层峦叠翠;沿湖四周,繁花似锦; 中含绿水,碧波如镜。河、湖、峰、洞、泉、池兼而有之;楼、台、亭、榭、塔布局适宜。湖光山色,丰姿绚丽。“西湖十景”,即“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锋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双峰插云”。为世界著名游览区。

原称丰湖,在广东惠州城西。由五个湖组成,北南相通约6公里,东西有4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北通东江,西南群山耸迭,东接市区。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携妾朝云、子苏过,谪居惠州三年,留下朝云墓、六如亭以及苏轼助款修筑的苏堤、西新桥、东新桥等遗迹;还有苏轼手迹与宋、明、 清名人题咏的摩崖石刻。湖边山影,倒入水中,烟云聚散,深具曲折变幻之妙。

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域面积5.6平方公里。西湖在汉代前系一海湾,因潮汐冲刷泥沙淤积而形成泻湖。隋唐之际泻湖内的水逐渐淡化,又经人工不断修筑,遂成为一个既利于农田灌溉,又可游赏踏青的著名湖泊。西湖三面环武林山,曾称武林水。湖位于钱塘县境内,故也称钱塘湖。又因湖在杭城之西,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西湖。西湖水平如镜,四周青山蜿蜒,山环水抱,妩媚多姿,又经历代修筑,名人留迹,使西湖成了一个著名的风景湖泊。现划分为6个景区:湖中区、湖滨区、北山区、西山区、南山区和钱江区。主要景点有定名于南宋的西湖十景: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双峰插云、曲院风荷、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柳浪闻莺。1985年又评选出新西湖十景:虎跑梦泉、云栖竹径、九溪烟雨、龙井问茶、满陇桂雨、吴山天风、玉皇飞云、宝石流霞、阮墩环碧、黄龙吐翠。西湖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白居易、苏东坡为代表的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济公、许仙、白娘子、李慧娘等神话和传说,加浓了西湖的神奇色彩。清康熙、乾隆二帝曾先后为西湖十景题字立碑。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秋瑾和现代文豪鲁迅的塑像屹立在西湖之畔。西湖景区内还有岳飞、于谦、张苍水、章太炎等名人墓葬以及众多的文物古迹,诸如东汉的《三老讳字忌日碑》、五代至宋元的飞来峰石刻造像、东晋古刹灵隐寺、建于五代北宋之初的六和塔、保?塔、白塔以及清乾隆珍藏《四库全书》的文澜阁和清光绪年间创立的西泠印社等。新中国成立后,全面疏浚西湖,驳砌湖岸,植树造林,辟建植物园、动物园、花圃和滨湖地带公园,建造了从钱塘江引水注入西湖的穿山渠道,改善了西湖的水质。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得到整修和恢复。近年来还兴建一批专题博物馆、陈列馆和名人纪念馆,使西湖景区的文化内涵愈益丰富。

位于福州市区西北郊,是福州市最大的园林。历史可远溯晋太康三年(282年),当时为农田灌溉之用。五代闽时,在湖滨建水晶宫,此后渐成为州人游乐场所。宋辛弃疾词云:“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因而有小西湖之称。湖中有开化、谢坪、窑角三屿,湖滨有荷亭和大梦山,以柳堤和玉带、飞虹、步云三桥通联,构成一幅整体图画。园中浓荫覆盖,幽香阵阵,有宛在堂、桂斋等古迹掩映其间,湖面轻舟碎影,令人陶醉。

位于市区西北隅。西晋太康三年(282),为灌溉农田,郡守严高凿引西北诸山之水聚成此湖。五代闽王在湖滨建水晶宫,辟为御花园。后渐成州人游乐场所。辛弃疾《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有“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句,叹美湖的优美风光,因有“小西湖”之称。明谢肇?《西湖晚泛》诗有“十里柳如丝,湖光晚更奇”的咏赞。后湖淤塞,清道光八年(1828)林则徐给湖岸砌石时,仅存湖区400多亩。1914年辟为公园。1949年以来几经扩大,湖区陆地和水面各达20多公顷。湖中开化、谢坪、窑角三屿,有柳堤和玉带、飞虹、步云三桥相通连。开化屿有古迹开化寺、宛在堂和盆景园。窑角屿有林则徐铜像、福建省博物馆。谢坪屿有儿童乐园。湖滨有荷亭、李纲祠堂、桂斋、大梦山等胜迹。碧波长堤,翠荫?道,湖光山色,景物宜人,是福州最大的公园。

位于环城西路西。源于韩江,唐筑堤,使之成长条形大湖。宋时称西湖。南宋庆元年间开渠引韩江水入湖,扩展南北湖区,并在东西两岸开山凿石,建造湖堤,堤上植柳栽竹,架桥贯通东西堤。自此西湖渐成潮州名胜。明以来,增修亭台等建筑,然屡遭损毁。1925年后改名中山公园。近年来多次整修,广植花木,营建亭榭,疏浚湖区,山光水色重展明媚风采。湖岸山上有古城墙、凤凰阁、普同塔、涵碧楼、烈士纪念碑等历史人文景观。

著名风景胜地。在浙江杭州市区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市。古时原与杭州湾相通,后由于钱塘江泥沙堰塞成湖。湖周长15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湖水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及岳湖。湖光山色,风景秀丽。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岛飘于湖面。沿湖有南高峰、北高峰、吴山、宝石山、玉皇山、凤凰山、五云山、龙井、虎跑泉、玉泉以及烟霞洞、紫云洞、黄龙洞等自然胜景。全湖分布着主要风景点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余处。其中如著名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断桥残雪以及岳王庙、灵隐寺、放鹤亭、保?塔等,早已名满中外。历史上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文学家苏轼、清代学者阮元都曾疏浚西湖,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明代于谦、近代秋瑾等爱国志士长眠湖畔。文人学者游踪不断,留下无数诗篇,使西湖成为一个自然山水,文物古迹和文学艺术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文化实体和旅游胜地,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闻名海内外。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赞美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一年四季都闪耀着东方文化特有的光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