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讲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讲会分类:【传统文化】 书院讲学组织形式之一。各派学者互相展开论辩,探讨学术问题,或发挥学派精义,或辨析异同。有宗旨、有规约、有组织、有规定日期和隆重仪式。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朱熹邀请另一派理学大师陆九渊赴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开不同学派在书院讲学的先河。元代北方学术气氛极差;南方学者多入元不仕,讲学山中,往来极少,不作讲会。明代初年学术界仍很沉寂,中叶以后,著名学者王守仁,湛若水重振理学,与其门徒四方讲学,推动讲会制度发展。清代初年此制犹存,雍正年间被禁。 宋代与书院教学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民间学术团体。南宋朱熹是讲会的始创者,他写有《白鹿讲会次卜丈韵》一诗,但没有介绍讲会的具体情况。宋黄?《周舜弼墓志》记载,朱熹死后,其弟子李燔、胡泳等数十人彼此相约:大家都读老师的书,每季聚会一次,轮流主持。届时齐集主持者之家,交流心得,往复问难,有善则相告,有过则规正。把讲会的情况讲得比较明白。此后,建立讲会逐渐成为风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