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许地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许地山分类:【文化精萃】 作家,小说家。名赞?,号地山,笔名落华生。福建龙溪人,生于台湾南府城(今台南)。四岁入私塾,十三岁入广东韶舞讲习所,十四岁进广东随宦中学堂。1910年(宣统二年)毕业后,先后在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缅甸仰光华侨学校、福建漳州华英中学等校任教。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取得文学士学位,又转入燕京大学神学院研究宗教。并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和社会革命。1921年初,又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开始创作短篇小说,成为新文化运动初期的重要作家。创作发表了《商人妇》、《换巢鸾凤》和《黄昏后》。作品具有鲜明的反封建主题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引人关注。1922年,于燕京大学神学院毕业,取得神学士学位,留校任教。同年出版散文集《空山灵雨》。1923年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哲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24年转入英国牛津大学继续研究宗教和印度哲学,以及土俗学和民族学。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教,同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授印度哲学和人类学课程。1935年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兼教授,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抗战工作。曾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等职。其早期作品如《缀网劳蛛》、《海角底孤星》等,较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浪漫色彩。但也流露出很浓重的宗教色彩和宿命思想。后期作品如《危巢坠简》、《解放者》等,已摆脱虚无主义倾向,具有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建国后出版有一卷本和二卷本《许地山选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