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许家坡、东谷坨人文化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许家坡、东谷坨人文化

分类:【地域文化】

小长梁古人类旧石器遗址,位于阳原盆地东部桑干河南岸的官厅村西北500米处,在这里发现了真正属于泥河湾层的石制品和伴生的泥河湾动物群化石,石器804仵,骨片6件。石器有大小石核、石片、小型砍器,单、复刃刮削器、尖状器和小石钻等。

许家坡古人类旧石器遗址,位于小长梁以东的东谷坨村西北,近年来,国家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进行了发掘,获得了数量可观的文化遗物――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从动物化石推知,当时生活于泥河湾的动物有:鬣狗、古美齿象、三趾马、羚羊、鹿、腔齿犀、狼、熊等。

东谷坨人是选用优质燧石为原料来制做石器的,其类型较固定,技术较熟练。有人认为北京人的石器文化是由东谷坨发展来的。

小长梁、许家坡、东谷坨文化遗物表明:阳原盆地在早更新世已有人类生存,并留下了丰富的遗物,其石制品属华北细石器系统,当时的泥河湾人,已能制造出一定水平的工具。

从许家窑遗址动物化石还生为动物群看,大多为适应寒冷气候环境的动物,如披毛犀、野马、河套大角鹿、赤鹿、原始牛等,由此推知,当时这里气候寒冷,地层中也有冰川现象。从自然生态角度来看,虎、野猪、赤鹿适应森林、灌木、野草丛生的环境;驼鸟、野马、野驴、羚等适应沙漠、草原、丘陵环境;梅花鹿、大角鹿、原始牛等适应林草兼有的环境。因此可推想太古时阳原一带的自然景观,是森林、灌木、草原相交混的地带,这里有山间沟壑,也有溪流河川,周边也可能有沙地存在。

除上述古文化遗址外,我省考古学者还在阳原盆地东部泥河湾村周边一带,发现哺乳动物化石地点三处,旧石器地点五处。

三处动物化石地点:下沙沟村的小便沟、岑家湾、石厘里。化石均为上述泥河湾动物群成员。

五处旧石器地点:益堵泉、岑家湾、板井、油坊、大田洼。其中油坊旧石器地点,在阶地之上还有新石器时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分布。

总之,桑干河流域的阳原盆地,有中国最早先人的遗骨和遗物,种属众多的动物化石,又反映出华北地区等四纪植被与气候的景观。考古学家贾兰坡建议用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成果建立我国第四系的标准剖面,无疑,阳原盆地的泥河湾层就是这种“标准剖面”的理想之地。所以可以预想:不远的未来,冀西北的阳原盆地将会成为中外驰名的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圣地”,供国内炎黄子孙和国外侨胞凭吊和瞻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