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论秦汉时期岭南越人和汉族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论秦汉时期岭南越人和汉族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分类:【地域文化】 论文,作者梁旭达。载于《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秦汉时期,是岭南地区民族相互进行文化交流乃至民族融合最为频繁、复杂的时期。文章涉及了岭南的土著民族与汉人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产生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进步意义等内容。作者认为秦汉时期,居住在岭南的土著民族主要是越人,且有过不同的名称。民族融合与汉人南迁有直接关系。赵佗与汉武帝均实施“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发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表现在语言文字、音乐舞蹈、劳动工具与生产技术、房屋建设、墓葬等诸方面。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利于岭南地区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