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请七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请七姐分类:【中国民俗】 石门一带旧时元宵夜有请七姐的习俗。做法是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坐在椅子上,从屋上抽一片阳瓦,一片阴瓦,左阴右阳摆在椅子前面,瓦上放一根扁担,让小姑娘双脚踩在扁担上,手拿一根点燃的线香,头顶青巾。主持人用食指在小姑娘左右手心各写一个“迷”字,口中念《请七姐词》,每念到“乌索米”时,便对着小姑娘的头顶撒几粒白米。如此反复念七遍,再用右手食指在小姑娘头上画一“迷”字,然后揭开手巾。如果小姑娘全身颤抖,便认为是请来了七姐,大家便围着她唱《灯草花儿黄》、《十打》、《五更鸡》等民间小调,小姑娘配合做各种动作。如果小姑娘非常清醒,不做动作,便认为“七姐”没有请来,要继续请,或者换人。“七姐”请来后,要不停地唱歌和敲锣鼓,说是“七姐”喜爱歌舞。歌声锣鼓一停,小姑娘就会倒下。向“七姐”问年成的方法是:给小姑娘十只筷子,她丢几只就是几分年成。 在孝感市、应城市、汉川县等一带,广泛流传正月请七姐问年成的风俗。阴历正月的任何一天(多在正月十五),在一大堂屋里燃灯焚香,轻击铜磬,歌师反复吟唱歌词:“正月正,麦草青,请七姐,看花灯。”或唱:“正月正,麦草青,请七姐,问年成:大麦收几多?蚕豆收几升?”桌旁有两人相对端一筛子,筛面向下,筛边绑一筷子,筷头立在盛有米的餐盘中。一直唱到请来七姐为止。俗谓七姐请到后,筛子会抖动,筷子会在米盘或沙盘上留下符记。当吟唱、击磬俱停时,其中两人分别视盘中神符判断年成丰歉,故“请七姐”也叫“问年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