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读史方舆纪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读史方舆纪要分类:【传统文化】 书名。明末清初顾祖禹撰。130卷。首列历代政区形势及沿革,凡9卷。次则分叙明代两京(直隶、江南)十三布政司(省)及所属府、州、县,凡114卷。每省卷首先总论疆域变迁及其历史地位,再附地图,然后正文。以府、州、县为纲,次第叙述城邑、山川、关隘等。再次总述山川、漕河、海道6卷,最后一卷载分野。作者自云:“祖禹之为此书也,以史为主,以志证之;形势为主,以理通之。河渠沟洫,足备式遏,关隘尤重,则增入之。朝贡四夷诸蛮,严别内外,风土嗜好,则详载之。山川设险,所以守国;游览赋诗,何与人事? 则汰去之。”故于“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所论特详,而于“景物游览之胜”则不取。此书不仅为历史地理的鸿篇,亦为军事地理的巨制。 此书130卷,作者顾祖禹(1631~1692),字瑞五,号景范,江苏常熟人。顾祖禹的曾祖父和父亲都精于舆地之学,他又继承先人遗志致力于地理研究。从29岁起开始撰写《读史方舆纪要》,到56岁才完成。前123卷叙述历代州域形势,以明末清初的行政区划,分述各省、府、州、县的疆域沿革、山川形势、城市集镇、关塞险隘、津梁道路等。后6卷叙述川渎异同。最后一卷讲分野。又附《舆图要览》4卷,有全国总图,各省分图,边疆分图,及黄河、海运、漕运分图。此书着重考订古今郡县变迁,推论山川关隘战守利害 强调人地关系中人是主要的。 书名。明末清初顾祖禹撰,130卷,附《舆图要览》4卷。现通行版本为中华书局1955年出版的精装本。现存最早版本为1811年四川龙万育的活字本。 本书内容:前9卷叙述历代州域形势,起自唐虞,终于明代。中114卷以明代两京、十三司的行政区划为单位,分别叙述。每一区域,都先贯以总序。次附地图,其后为正文。总序叙疆域建置、沿革和山川形势的险要,正文则分别按府、州、县为纲,逐一叙述它的疆域、沿革、城邑、山川、关隘、古迹及桥梁、驿站等。后6卷采录历代地理书中对于山川、江河的记载。最后1卷载分野,列出历代史志中关于各地星宿分野的说法。全书以“明地利”,“俟来者”(《总序》)为基本观点。 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沿革地理著作。编写体例,别具一格;历代州域,以朝代为经,地理为纬,京省形势,以地理为经,朝代为纬。经纬互持,纵横并立,眉目清晰,体例新颖。在内容上以政治、军事为主,对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攻守之宜、兴亡成败之迹,叙述颇多,具有浓厚的军事地理色彩。同时对自然、经济地理,诸如各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城市的盛衰、交通的变迁、漕运的增减、水利的兴修等,也有所叙及。加之考订精详,结论比较可靠,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一直为清以来的学者所推重。此书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日本学者青山定男曾编有《读史方舆纪要索引》一书,1933年在日本出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