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谙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谙达分类:【地域文化】 亦作 “安答”、“安达”、“按答”,蒙古语音译,意为“朋友”、“义兄弟”。在我国古代北方一些少数民族中,当甲乙两人因交换信物而结成朋友时,即互称为“安答”。如早期蒙古首领也速该与王罕,铁木真与札木合都曾结为“安答”。又为清代布特哈总管衙门属官之一,其职务是在指定地点,向鄂伦春猎人征收貂皮并供应所需物质。同时他们还借机收购各种猎品,进行不等价物物交换,以牟取暴利。后来通称这种身兼官商者为 “阿拉本安达”,意为“官方安达”。清末以来,外地商人也以“安达”名义与鄂伦春人进行不等价交换,由“安达”供给猎户生活资料,而猎户狩猎所得完全归“安达”所有。这种包买商被称为“私人安达”。解放后,鄂伦春猎民多称供销社干部和售货员为 “新安达”。 旧时与鄂伦春人进行商品交换的商人。其本意为“好朋友、义兄弟”。初为清政府专为征收貂皮而派到鄂伦春地区的专职人员,代表官府征收貂皮,发放赏赐,同时自带一些商品与鄂伦春人进行私下交换。“谙达”与鄂伦春人之间既存在政治上的隶属关系,又存在以物易物的交换关系,实际是亦官亦商的人物。“谙达”手下都有雇员作助手,鄂伦春人亦将这些雇员称为“谙达”。为了使专职人员和雇用人员有所区别,便称专职人员为“阿拉班谙达”,意思是“官方谙达”。在交换活动中,“谙达”多对鄂伦春人进行欺诈,故变成“奸商”的代名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