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谢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谢安

分类:【传统文化】

东晋政治家。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流寓江东后,因有兄弟在朝做官,遂乐得高卧东山(今浙江上虞县境)。40多岁时,谢家中衰,方决定东山再起。孝武帝时位至宰相。时前秦强盛,苻坚率军南下,江东大震。他沉着应战,遣弟谢石为大都督,侄谢玄为前锋,率师8万拒敌,于淝水大破苻坚,并乘胜收复洛阳及徐、兖、青、司、豫、梁6州。太元10年,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谢遭排斥,出镇广陵(今扬州)。不久,还京病死。

东晋大臣。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世族,少聪慧不凡,颇有名气,尤为司徒王导赏识。朝廷多次召用皆不就,隐居东山(今浙江上虞县南),与名士王羲之、许询及名僧支遁等游弋山水,言咏属文。曾往临安山中,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又曾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皆惧,唯他自若,人服其雅量。及其弟万黜废,始有仕进志,时已四十余岁,任桓温司马,颇为温见重。征拜侍中,升吏部尚书。孝武帝时,与王坦之尽忠帝室,协调各方矛盾,抵制桓温野心,政绩颇丰,官至司徒。人皆比之王导,谓文雅过之。时前秦强盛,攻破梁、益、樊、邓(今陕南、四川、鄂西北)等地,疆场危急,诸将相继败退。安派弟谢石及侄谢玄等领兵征讨,所战皆胜。太元八年(383),苻坚率百万兵南下攻晋,京师震恐,他任征讨大都督,从容指挥,获淝水大捷。继又挥师北伐,一度收复洛阳及青、兖、徐、豫等州。晚年遭会稽王司马道子排挤,出镇广陵,不问政事,欲行东山之志。不久病卒。死后赠太傅,谥号“文靖”,进封庐陵郡公。性喜音乐、文学,善清谈,能为洛下书生咏,当时名流皆游其门下。原有集10卷,已佚。存诗《兰亭诗》等三首,载于《全晋诗》。文《与王坦之书》等散见于《晋书?王坦之传》及《高僧传》。《晋书》有传。

字安石,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人 出身十族,父为太常卿谢裒。安少年时思维敏捷,一表人才,善于书法,有重名。公府多次征召,安却不肯上任,他泛舟海上,放情丘壑,悠然自得。及弟谢万废黜,安始有仕进之志,这时他已40多岁。初为征西大将军桓温司马,后除吴兴太守。在官虽无所称誉,然去后为人所思。不久,征拜侍中,迁吏部尚书、中护军。简文帝病危,桓温上疏荐安宜受顾命辅政。及帝死,温人赴吊丧,在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又召安及王坦之,欲加害于他们。坦之甚惧,流汗沾衣,而安神色不变,从容就坐。安对桓温说: “我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您何必在壁后藏人呢?” 温笑道:“对我来说不能不如此。” 于是笑语移日,化险为夷 孝武帝即位后,以安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协理朝政。帝始亲政,进安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不久加司徒、侍中、都督多州军事 其时前秦强盛,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谢石及兄子谢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太元八年 (383),前秦苻坚率众进攻东晋,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安使谢石谢玄把握战机,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并乘胜北伐收复洛阳及青、衮、徐、豫等州。乃进拜太保,加黄钺。其后会稽司马道子专权,排挤谢氏。安出镇广陵。太远十年病故。赠太傅,更封庐陵郡公,谥曰文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