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贞观政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贞观政要

分类:【文化精萃】

杂史。唐吴兢撰。10卷40篇。书约成于玄宗开元八年(720)。依据官方卷册、实录、奏疏、档案,详细参照旧史,撮其要旨,分类编辑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政治问答及有关诤谏事迹和当时的政治设施。对唐初立国方针、君道政体、历史借鉴、刑罚贡赋、官员选任、君臣作风、君民关系、道德规范、学术文化、征伐安边等多有详述。系统地总结了“贞观之治”的历史经验。记事较之《唐书》、《资治通鉴》详细,是研究李世民和唐初政治的重要参考资料。传世本是元直戈采录柳芳、欧阳修、司马光等22家注释,于元至顺间整理编注而成的“集论”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校点本,删去了戈集诸家评论。

集录唐代“贞观之治”的政治法律观点和业绩的重要文献。唐吴兢撰。它分类编辑了唐太宗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大臣的诤议和所上劝谏的奏疏以及唐代的政治法律设施。全书包括《刑法》、《公平》、《赦令》、《君道》、《君臣鉴戒》、《择官》、《政体》、《纳谏》等,共10卷40篇,记述了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君臣“安人宁国,先存百姓”、“正身修德”等的治国思想;削减繁苛,法贵宽平,简约刑罚的立法思想和“设法与天下共之”的守文奉法的“慎杀”的司法思想。《贞观政要》中关于贞观年间的史实比《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书都较详尽,是研究唐初和中国封建政治和法律思想的重要文献。

书名。宋吴兢撰。吴兢 (699―749),汴州浚仪 (今河南开封县) 人。开元八年(720) 后成书。凡10卷,共40篇。每卷分若干专题,每个专题为一篇,分类编辑贞观年间 (627―647)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徵、王?、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温彦博、孔颖达、姚思廉等45位名臣共商国是的问答和朝臣的诤议及他们上的奏疏,还有当时政治上的重大举措。其内容涉及颇为广泛: 凡治国的方针、原则,历代治国的经验教训以及官府的设置、法律的制订等等,均罗列其中。在如何治国的问题上,是书通过君臣的问答,常常举出一些历代宫廷中的史实,说明帝王严于律己的重要。作者力图写出唐太宗的屈己纳谏、恭俭节用、任贤使能、宽厚爱民,以作为封建君主励精图治的楷模,让后世的封建帝王效仿。这部政论性的专题史书体例新颖、条理清晰、简明扼要、颇具特色。但作者晚年编成此书,于史事年代多有所误,史实记载与《唐书》、《通鉴》也时见抵牾。加以历代辗转传抄,所讹更甚。元代戈直有鉴于此,参照各书,互为校订,并收集柳芳、刘煦、宋祁、孙甫、欧阳修、曾巩、司马光等二十二家所作注释,成所谓戈直集论本。此本把分开不当的章节合并,合并不当的章节分开。凡音、义难通的,均仔细推敲,力求准确无误。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点校本,即依据戈直的本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