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跨马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跨马鞍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汉族的结婚礼俗。新娘到男家下轿或下车后,请人将马鞍放在内屋门槛上,让新娘从上面跨过。苏鹗《苏氏演义》:“婚姻之礼,坐女于马鞍之侧,或谓此北人尚乘鞍马之义。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稳同载者也。《酉阳杂俎》云:‘今士大夫家婚礼,新妇乘马鞍,悉北朝之余风也’。今娶妇家新人入门时跨马鞍,此盖其始也。”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新人下车……一人捧镜倒引,引新人跨鞍、蓦草及秤上过门”。沈榜《宛署杂记》:“新妇及门,初出舆时,婿以马鞍置地,令妇跨过其上,号曰平安。”云南纳西族婚礼上亦有类似习俗,即新娘被迎娶到男家,将进门时,必须跨过用大红纸包贴的门槛,当地谓此俗为“跨马鞍”。经此仪式后,表示新娘正式成为男家的成员。 中国古代婚礼仪节。又称“坐鞍”。新娘至男家下车、轿后,令人置马鞍于内屋门槛上,让新娘跨过。苏鹗《苏氏演义》: “婚姻之礼,坐女于马鞍之侧,或谓此北人尚骑鞍马之义。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稳同载者也。”可见此俗目的在于图吉利、求安稳。《酉阳杂俎》说: “今士大夫家婚礼,新妇乘马鞍,悉北朝之余风也。”宋代跨马鞍,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详细描述: “新人下车、担,……一人捧镜倒引,引新人跨鞍、蓦草及秤上过门。” 明清时期民间仍盛行,沈榜《宛署杂记》: “新妇及门,初出舆时,婿以马鞍置地,令妇跨过其上,号曰平安。” 娶亲习俗。始于唐代。旧时流行于各地。轿至男家,男方令人置马鞍于门前,让新妇跨越进门,取平安之意。德州地区马鞍旁放糕,新妇左手拿柽子,右手拿酒壶,怀揣黄铜镜,(拿柽子、酒壶表示过门后,勤于纺织,体贴丈夫,黄铜镜又称“照妖镜”,能避邪)跨马鞍入门,然后由新娘的堂哥将糕扔到房上,取“高升”之意。胶东新娘过大门、堂屋门槛时皆须踏马鞍与古钱串,意为马驮钱来,财源不断。鲁南地区,按生辰八字女命克于男命,新妇必须跨马鞍,马鞍为一镇物,可避邪气。也有的地区以跨马鞍来验证新娘婚前是否贞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