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跳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跳嘎分类:【传统文化】 傈僳族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保山、德宏一带。通常于年节、收获节、婚丧、建房等集会时在院场或堂屋围火塘表演。舞时,由寨里有权威的人领唱,群舞者以多声部唱衬词和之,且唱且舞。以脚上动作为主,没有乐器伴奏。有的地方跳嘎舞队,从寨首第一家跳起,一直跳到寨末一家。每跳到一家,主人用自酿的醇香水酒招待,如没有足够的水酒助兴,舞队往往用对歌挖苦主人。因为吉祥的年景,没有粮食酿酒,被认为是懒惰的人家。如舞者被主人灌醉,主人会用清泉水为舞者醒酒。这时,舞队围着篝火越跳越响,急促顿挫的舞步更加粗犷豪放。 跳嘎即为跳牛皮鼓舞,基诺族传统舞蹈。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内的基诺族人喜爱歌舞。牛皮鼓长1米,鼓面直径50厘米,悬挂在木桩上敲击。击鼓方法有正击、反击和转身击等。相传基诺族祖先在一次洪水中因藏身于牛皮鼓而脱险。除夕夜,当寨母卓巴敲响浑厚的牛皮鼓时,人们点燃篝火,青年男女手持双锤跟随着卓巴轮流击鼓,边击边舞。其余的人和着鼓声、芒锣声,围成圆圈跳起牛皮鼓舞。人们相信,除夕的牛皮鼓声会给山寨新的一年带来吉祥和好运,因而情绪激昂振奋,敲鼓、跳舞通宵达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