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体外授精的伦理争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体外授精的伦理争论

生命伦理学问题。又称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精子、卵子在体外结合形成胚胎并植入子宫的技术。主要为了解决妇女不育问题。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迄今全世界共出生试管婴儿上万人。1988年我国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医科大学诞生。体外授精引起了比人工授精更加尖锐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一) 体外授精是否合乎道德?一般认为,只要是用来解决夫妇无子女,维系家庭幸福,提高人口素质等优生方面,应该说是道德的。但因其切断了婚姻与生儿育女的联系,尤其当它与供体人工授精、代理母亲、胚胎转移结合起来后,将使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化,容易使夫妻、亲子关系遭到破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体外授精在宏观上应严格控制。(二) 胚胎的操纵和处置问题。有人认为胚胎是人,授精卵即生命的开始,操纵它是不道德的,浪费胚胎就是浪费生命,侵犯胎儿权利。反对者则认为,胚胎虽然是生物学生命,但还不具备社会人的条件,只要我们出于造福人类和子孙后代之心,科学地、慎重地处置它,在道德上是允许的。(三) 资源的公正分配问题。体外授精成功率低,手术风险大,耗资巨大。有人认为它得不偿失,是有道德缺陷的。但另外一些人认为,适度地进行和研究体外授精对不育夫妇和医学进步有利,当然更应注重加强和改善基层卫生保健工作,预防和治疗不育症。(四)体外授精的适用范围问题。人们普遍认为,该技术目前仅能应用于女子不育症、男子不育症和女子子宫不能妊娠等场合,而且必须应用于已婚夫妇,不得用于有生育妊娠能力的已婚夫妇和未婚单身男女,否则将违背道德。鉴于上述问题,世界上一些国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研究体外授精的社会、伦理、法律问题。1984年11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通过了第一个人工生殖法,对体外授精、供体精子、卵子和胚胎的使用作出了法律规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