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踏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踏犁分类:【传统文化】 一名“长?”。宋代人力起土农具。太宗时太子中允武允成献于朝廷。当时为耕牛缺乏的淮、楚等地所用。牛力不足的南中地区亦常以此代牛。朝廷还常命地方官在某些耕牛瘠疫而死的地区推行,如淳化五年(994)在宋、亳、陈、颍等州,景德二年(1005)在河朔一带。其形如匙,长6尺许。末端连接尺余的横木握柄。犁柄下部左边接一短柄,用以踏脚。两手握柄,足踏而耕,且要辍耕翻土。北宋时,淮楚间“凡四五人力,可比牛一具”;南宋时,静江地区“踏犁五日,可当牛犁一日,且入土三尺”,较铁?挖地效力高一倍。其耕地虽不如牛犁之深,然于耕牛缺乏之处和荆棘费锄之地,仍有其存在价值。此外,时人还用以采药莳花,陆游诗“药品随长?,花名记小屏”即言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