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进贤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进贤冠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学士所戴之帽。《后汉书?舆服志》下:“进贤冠,古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此帽前高约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冠上以横脊为梁,以缅为展筲,裹于梁上。自汉以后,便以梁之多少来区别贵贱。凡公卿列侯冠三梁;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冠两梁;博士以下至小吏、私学弟子皆一梁。隋唐以后,其梁数逐渐增多,帽子高低较以前也有变化。 古冠名。为文儒者所冠。汉制前高7寸,后高8寸,长8寸。公侯3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2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吏私学弟子皆1梁。梁即冠上横脊。由古缁(黑)布冠演进而成。晋代又有5梁冠,为皇帝所服;三公等则冠3梁;卿、大夫等则冠2梁;中书郎等冠1梁。唐代进贤冠为文武朝参三老五更的服饰。 其制为黑介帻、青 (ruǐ蕤),纷长6尺7寸,广4寸,色如其绶。三品以上3梁,五品以上2梁,九品以上及国官1梁。六品以下私祭皆服之。黑介帻承于冠之下。纷与绶为戴此冠时所佩带者。隋唐的进贤冠为文官之服。杜甫《丹青引》诗云:“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宋代进贤冠以漆布作成。冠额上有镂金涂银之额花,冠后有“纳言”,用罗为冠缨垂而于颔下结之。用玳瑁、犀或角做成簪导使牢固之。宋初分5梁、3梁、2梁。后又分为7梁、6梁、5梁、4梁、2梁凡七等。其中第一等在7梁冠上加貂蝉笼巾,第二等则不加。 古代首服。即学者所戴的冠帽。它的前身为古代布冠。它的形制是:冠前高7寸,后高3寸,长8寸。冠上横脊为梁,梁多寡不等,以利为展广,裹于梁及梁柱。汉代以后,以帽上梁的多少来区别官品的高低。汉制规定:公卿列侯冠三梁,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冠为二梁,博士以下至私学弟子等皆一梁。隋唐时,梁数逐渐增多,冠的高低也有变化。宋代以后,除在冠上缕缀额花外,加金、银、铜涂饰,后面加纳言。以后各代均沿用,其具体形制小有损益。 为文官及儒者通戴之冠。《后汉书?舆服志》载:“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宗室刘氏亦两梁冠,示加服也。”进贤冠仿古代缁布冠,汉代的进贤冠,西汉和东汉有很大差别,西汉时为单著,而东汉则在冠下加帻。从西汉的玉雕、空心砖和壁画中人物的进贤冠看,其状呈斜俎形,仅起持发的作用,侧面透空不能障风保暖,其戴法,要借助于?(固冠带子),即著?于冠上隅为四缀,结于项下。至于加帻之冠的戴法,山东沂南东汉画像石上的线刻像表现较为典型。文官的进贤冠安装在介帻上,二者结合成整体,其形制,下为位于额部的颜题,颜题延伸到脑后成帽箍,突起两个三角形的“耳”;罩在头上的是屋顶形的介帻,而跨于介帻之上的,则是三个边的斜俎形“展广”,即冠体,竖贯穿在展广上的铁骨称为梁,汉代进贤冠,一般为三梁,最多为五梁。 两晋的进贤冠,从湖南长沙晋永宁二年(302年)墓陶俑所戴进贤冠看,这时冠前展广成了只有两个边的人字形,后面的冠耳急剧升高,几乎与展广等高。 唐代的进贤冠有个发展变化过程,河南洛阳关林59号唐代前期墓出土陶俑所戴进贤冠,冠耳升得更高,且由尖变圆,展广则演变成卷棚形,与陕西礼泉咸亨元年(670年)李?墓所出的进贤冠实物相近。到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展广渐趋消失,并把展广和相当于介帻的冠顶合为一体。到了宋代,进贤冠的展广和介帻合而为一,冠梁(冠前的金铜叶)则直接排在冠顶。明代的进贤冠,直接称为梁冠,官品高低以冠上梁数为差,最高官为八梁,并加笼巾貂蝉,最低的一梁,式样和宋代相同,冠梁排列于冠顶,更容易辨认。 又称梁冠。是帝王及臣属参加一般性典礼所戴的一种冠帽。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冠前有梁,也即冠上的横脊,以为筒, 裹于梁及梁柱。从汉代开始,文官戴进贤冠。三公及封郡公、县公、郡侯、县侯等三梁; 卿、大夫、中二千石至博士两梁; 博士以下至小吏私学弟子一梁。汉代的天子偶尔也戴进贤冠,不过用五梁。魏晋时代百官仍用进贤冠,梁数有三、二、一之别,天子的杂服所用仍为五梁进贤冠。隋唐之际天子偶尔也用五梁进贤冠,不过这时进贤冠依然是文官的主要首服。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九品以上为一梁。宋代文官所戴的进贤冠变得比较复杂,梁数也有所增加,前还要以额花作为装饰。一等是三公及皇族的冠式,为七梁,另加貂蝉笼巾为饰。第二等虽也为七梁冠,但不加貂蝉笼巾。第三等为六梁。至最低一等官员,仅为二梁。辽、金等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皇朝也采用进贤作为文官的冠帽。明代的进贤冠,虽也加貂蝉笼巾,但所用梁数的分别与宋代有所不同。公用八梁冠,加貂蝉笼巾,前后以玉蝉为饰; 侯用七梁冠,也加貂蝉笼巾,前后用金蝉为饰; 伯则改用玳瑁蝉,以雉尾为饰; 驸马则省去雉尾。清代完全废弃了进贤冠,以朝冠等纯满族风格的冠式代替。 进 贤 冠 汉代文官、儒生通用之冠。仿古缁布冠,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后汉书?舆服志》载东汉定制:公侯三梁,列侯不奉朝请、侍祠祭者不得服此;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宗室刘氏两梁,以示优礼。太官令掌皇帝饮食,秩六百石,章帝时以其职亲重,特许两梁。献帝又许三府长史两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