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巴勒斯坦各游击队的联合组织。1964年成立。以对抗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为目的。1974年“巴解”代表阿拉法特应邀出席联合国举行的巴勒斯坦问题辩论,正式得到国际的承认。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宣告成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作为巴勒斯坦人民在阿拉伯和国际范围的唯一合法代表,会上选举艾哈迈德·舒凯里为该组织主席。1974年10月在拉巴特举行的阿拉伯首脑会议上被确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1976年成为不结盟国家及阿拉伯联盟正式成员。到1988年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各种形式的关系或联系,向90多个国家和组织派驻代表或观察员,巴解组织包括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巴勒斯坦人民解放战争先锋队,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 (总指挥部)、巴勒斯坦解放阵线、解放巴勒斯坦阿拉伯阵线、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等派别。巴解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有委员约350人。该组织的常设领导机构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1969年以来,执行委员会主席一直由亚西尔·阿拉法特担任。巴解总部设在突尼斯,其机关刊物为《革命的巴勒斯坦》,广播电台为“巴勒斯坦之声”。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到1988年底已得到近90个国家的正式承认。巴解组织原驻一些国家的办事处已先后改为巴勒斯坦大使馆,代表升为大使。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勒斯坦人民为争取自身的民族权利而成立的政治、军事组织。1964年5月,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召开国民大会,决定创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同年6月,通过《巴勒斯坦民族宪章》正式宣布成立。它由8个团体成员组成,即: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巴勒斯坦人民解放战争先锋队( “闪电”)、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 ( “人阵”)、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阵线 ( “民阵”)、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 “总指挥部”或“人阵(总部)”)、解放巴勒斯坦阿拉伯阵线 ( “阿解阵”)、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 ( “人斗”)、巴勒斯坦解放阵线( “解阵”)。巴解组织最高权力机构是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行政机构是执行委员会。现任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恢复民族权利,恢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让巴勒斯坦人民返回自己的家园,建立自己的国家。1974年第二十九届联大通过决议,决定邀请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大。1976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被阿拉伯联盟接纳为正式成员。1965年3月,中国和巴勒斯坦双方同意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北京设立办事处。1988年11月,在阿尔及尔召开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十九次特别会议,通过政治声明和独立宣言,宣告巴勒斯坦国诞生。这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新的形势下作出的“以建国换取和平”的战略决策和巴勒斯坦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标志着巴解已转入以政治、外交斗争为主、谋求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新阶段。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勒斯坦各游击队组织和各界代表组成的联合组织。1964年5月在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次会议上成立,艾哈迈德·舒凯里任主席。9月,被第2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一致承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全国委员会委员420人。每届任3年。下设8个部。由全国委员会选举产生100余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1968年7月通过《巴勒斯坦国民宪章》,以黎巴嫩和约旦为基地在被占领土开展武装斗争。从1969年2月,执行委员会主席由阿拉法特担任。1964年8月,巴解决定建立解放军,兵力约6000人。1974年,巴解有条件地参加中东和谈。同年11月第29届联大邀请巴解作为联大观察员。该组织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各种关系。1976年9月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阿拉伯联盟正式成员。1982年6月后总部迁至突尼斯。1994年部分机构迁往加沙和杰里科。1965年在北京设立办事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