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道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道场分类:【传统文化】 ①佛教用语。指佛成道之所。《大唐西域记》卷8:“释迦成道之处为道场。”后泛指佛、道二教诵经、礼拜、修道之所。赵嘏(gǔ古)《宿僧院》:“林中夜半一声磬(qìng庆,佛家礼拜所用铜铁铸成的钵状物),卧见高僧入道场。”又指佛、道二教诵经、礼拜仪式及超度亡灵的法事。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设大会,焚钱山,祭军阵亡殁,设孤魂之道场。”②佛寺。隋炀帝大业九年(613),诏改称天下寺为道场。至唐代仍称寺。 甘肃民间守灵时要念经三天超度亡灵。有的请僧人,有的请道士,有的请阴阳,甚至有僧道并请的。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中都有神判的说教,以因果报应达到劝善的目的。佛、道的参与,使丧葬礼俗更加宗教化。诵经三日,孝子哭拜三日。僧人、道人和阴阳先生在民间被认为是人与神鬼的沟通人。为了不使亲人遭十王审判之苦,孝子请阴阳念经文,除了念给十大阎王的“十王经”外,还有“陪灵经”、“超转经”和“颂经”等,这些念与亡灵的经文,大都是人鬼互勉之词。在做道场期间,乡亲们为亡者做“望乡台”,形式是用黄金纸和白金纸做成的圆柱团花台,俗信亡灵离家前站于台上,最后望一眼他的子孙,才能走向阴间的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