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遥感技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遥感技术

分类:【文化精萃】

是一种远距离的信息获得及传递技术。通过某种仪器、设备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探测,以取得某种资料、数据,遥感技术本世纪三十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产生,六十年代蓬勃发展起来。它把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综合起来,因此也是一门新的、综合性技术。

遥感技术的特点是:遥、感、快、广。

(1)“遥”就是可以远距离探测。如人造地球卫生的轨道高度一般约一千公里,在地球资源卫星上拍的一张照片,它所覆盖的地面面积可达3400平方公里(相当于海南岛的面积)。甚至可以把半个地球全拍在一张照片上。(2)“感”就是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探测仪器,克服人们肉眼只能感受可见光波段的限制,既能感受到比可见光更短的紫外波段和γ射线。也可感受到比可见光更长的红外波段和微波。这就加强了人们的感官能力,扩大了眼界,使过去人眼看不到的物体,现在借助遥感仪器而囊括于我们视野之中。(3)“快”。过去要实地测量一个地区的农田或地形,至少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改用航空摄影测量,大城市一般每一、二年就可重复一次,而测量农田、森林,则每隔五至七年才重复一次。如果用地球资源卫星,每十八天就可覆盖地球一遍,每星期就能拍摄和积累地面照片近一万张。利用遥感,不仅能及时反映地面景象,还可以对比分析环境的动态变化,因为快,就可以赢得预测和预报的时间。(4)“广”。其一是遥感技术广泛地吸收材料、能源、激光、全息等新技术方面的成就,其二是遥感技术的进步涉及的学科广,它涉及到空间物理、大气物理、地理环境、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领域。可以说,遥感技术把天、地、生物和人类活动广泛联系在一起的一门最先进的技术之一。

遥感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1)航空遥感,特别是航天遥感的发展,为地面大范围的勘测,找矿找水;为加速荒地、森林、水利和地热资源的调查;对监视农作物长势、病虫害、河、湖、海洋污染及森林草场火灾蔓延;以及河床演变,海岸变化、沿岸沉积物流动、海水运动、洋流、洪水泛滥等的动态变化的监视都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2)遥感技术具有监测动态变化的特长。如红外遥感可以侦察潜伏的林火,监视刚发生14天的松毛虫害的蔓延。俯视雷达和红外扫描可以及时监视海面石油污染及海水,洋流和鱼群的动向。气象卫星云图及地球资源卫星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出中长期旱涝预报。从而取得控制蝗虫迁移、土壤盐渍化的动态情报。对于城市的扩展、道路网的变化、工业和军事基地的活动,也可以及时做出估计。

(3)航空或航天遥感获得的同一套遥感图像和数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区域的自然条件与资源的内在联系,加以综合利用,经过整理分析,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一系列图件。

(4)直观地研究全球性的宏观规律和变化,航天遥感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地球资源技术卫星和气象卫星的遥感图像上,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绿带”和冰随着季节而南北推移,为地理学生动地描述了自然地带景观的纬度与垂直变化。卫星图像上延绵几千公里的地壳深部断裂历历在目,为动力地质学研究板块运动、地球演变、大陆漂移及地震分析等提供了直观的依据。又如云量、地热场和海水透明度等等全球性同步观测数据的分析,对于航空、航海和国际上都有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4:58